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台湾频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评估报告迟迟不出 台当局无诚意促进两岸直航

2003年07月30日 13:47

  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最近有消息说,台湾当局所作的两岸直航评估报告有望在8月底公布。但目前来看,这份难产的报道可能无法满足人们的期待。

  报道称,自从去年11月就在不断准备披露于世的这份报告,半年多来,牵动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不只是因为人们对两岸“三通”的热切期盼,还由于人们更加关注这份号称从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评估直航利弊的报告,到底会给民众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倘若答案如目前许多学者和业界人士评价的:台湾将是两岸直航最大的受益者,台湾当局又将怎样应对这个结果。然而,就目前现状看,这份难产的报告很可能无法满足人们的期待了。

  报告迟迟不能面世,已引发各种猜测,虽然台湾当局数次以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等作为拖延公布的理由,但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这些事件再动荡世界,却也难以改变两岸直航有利于台湾的事实。直航评估报告为何不能让公众知悉,最近的几件事已经渐露谜底。

  虽然不能公布直航评估报告,台湾当局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对报告作了一些简单透露,归结起来为,直航虽然有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促进贸易及产业分工、增加国民所得等有利之处,但也可能因为经济结构大幅改变而产生巨大调整成本,同时涉及岛内所谓安全问题,还须妥善处理。这些筛选后的信息,不仅有助于降低民众对直航的热情,而且凸显了直航的弊端。

  报道指出,说到直航会大幅改变台湾经济结构,恐怕是有待商榷的。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不能直航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以一些专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为例,如果大企业将制造厂迁移到祖国大陆,留在岛内的配套企业将因不能直航,增加运输成本和运输过程中的变数,而失去竞争力。要想留住主要客户,只有随之同行。这种跟随主要客户移居的例子在广东东莞、江苏昆山等台商聚集地随处可见。

  最近台湾一家杂志分析指出,不能直航甚至会导致上游的研发部门也将跟着外移。因为往返两岸的劳顿,会使常驻在台湾的工程师很难同时有效监督在祖国大陆的厂务运作,常常以工程师移居祖国大陆而告终。至于影响直航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所谓安全考量,则是杞人忧天。2001年开始的马祖和马尾货运直接往来、今年年初台商春节返乡包机的破冰之旅,都已证明直航不仅可行,而且并无安全问题。

  陈水扁近日多次发表“如果以‘一中原则’为前提,台湾无法接受两岸直航”的论调,再次道出了当局的用意。祖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从未动摇,陈水扁关于“两岸‘三通’大势所趋”的讲话也言犹在耳,现在却三番五次把直航这个经济问题泛政治化,这一切表明,即使直航评估报告得出结论——两岸直航有利于台湾,当局也会以各种借口拒绝直航,换句话说,台湾当局根本没有促动两岸直航的诚意。

  两岸直航到底对台湾利弊如何,各方论述都有明确的结论,仅以目前被寄予厚望的所谓“自由贸易港区设置条例”为例,如果不开放直航,自由贸易港区很难发挥作用,台湾作为全球运营中心的设想恐怕也只能是美梦一场。两岸直航的距离很短,但如果不从民众福祉出发,蓄意人为阻隔,恐怕也会像公布这份直航评估报告一样,简单一举,困难重重。(孙立极)

 
编辑:秦欣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