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瞄准“国家精品工程”上昆《牡丹亭》再动手术

2003年08月12日 14:05


  中新网8月12日电 “精品工程”验收在即,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家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对昆剧《牡丹亭》再动“大手术”。

  上海文汇报报道,从4日起,《牡丹亭》自上月公演后又进排练场,上昆团长蔡正仁透露的最新修改方案是:最初上、中、下三本中的下本将全部删去,全剧演到杜丽娘“回生”后即收场。原先在下本中主演杜丽娘、柳梦梅的两位昆剧艺术家张静娴和蔡正仁也因此暂时退出《牡丹亭》的演出。

  1999年,上海昆剧团排演了经典版昆剧《牡丹亭》,分成上、中、下三本,由三组演员分三天演完。今年,为争取进入首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上昆又对《牡丹亭》作出大调整:将原先的中、下两本合成一本,舞美和灯光也有很大变化。上昆希望在下午和晚上一天内演完《牡丹亭》,以期“更适合现代剧场演出的需要”。

  7月18日至21日,修改后的昆剧《牡丹亭》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演出三场。一些专家看完演出后,充分肯定演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同时指出,最初的上本和中本风格上是写意的,而下本的风格是写实的,把中本与下本合在一本中,演出风格有不协调之处。为使修改后的版本臻于完美,虽然自己的戏份被全部砍除,但蔡正仁、张静娴等人表现出了老艺术家的风范:“为确保《牡丹亭》能进‘精品工程’,我们理当以大局为重。”

  主创人员经过慎重考虑,删去最初的下本部分,全剧演到杜丽娘“回生”即告结束。如此一来,剧中保留的折子如《惊梦》、《寻梦》、《拾画》等,大多是经过400年来昆剧艺人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最初中本里的一些折子,如“忆女”、“回生”之前的“秘议”等,这次也将重新“拾起”。对作为结尾的“回生”,将作“扩大化”处理。另外,“游园惊梦”等舞美也要作较大调整。8月30日和31日,修改后的《牡丹亭》将再度亮相于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张裕)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上昆重排全本《牡丹亭》“游园”再“惊梦” (2003-06-13 09:19:26)
          延续400年旖旎旧梦 上昆《牡丹亭》“险”中求精 (2003-06-06 16:08:35)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