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京报:把慈禧和李鸿章说成进步人物 完全背离历史

2003年08月19日 14:06

  中新网8月19日电 光明日报日前刊登文章,谈到清朝末年掌握着最高统治权力的一些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指出慈禧决不是站在历史潮流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而把李鸿章说成是明了世界大势的“最杰出的外交家”,是完全背离历史真实的。

  文章说,上个世纪之交,中华民族正处在深重的苦难之中。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经历过艰难的求索。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不能回避对当时掌握着最高统治权力的一些人物的历史评价。例如,对于作为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应该怎么看?对于十九世纪后期实际掌握清王朝军政外交大权的李鸿章又怎么看?不弄清楚这些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就很难对中国走向共和的历史面貌有确切的了解。

  文章指出,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儿好事。可是,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代表,慈禧决不是站在历史潮流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慈禧尽心竭力维护的是“大清王朝”的统治,而这个时候,“大清王朝”已经走到末日,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我们决不能把“朝廷”同“国家”混同起来,以为一心致力于巩固和维护“大清王朝”就是梦想着实现“国富民强”。“国家”和“朝廷”有一致的一面,又有根本的区别。

  对清朝政府来说,有时为了“朝廷”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以至牺牲国家民族的利益。时人文廷式在《闻尘偶记》中记载:甲午战败,有人在城门上贴出一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不久,又有一联:“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文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慈禧为了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不仅急于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而且竟在煌煌上谕中写上“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样不顾脸面的话,听凭列强予取予求,使当时许多爱国者感到蒙受奇耻大辱。这哪里谈得上是追求“国富民强”?

  文章认为,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起家,稍后成为“洋务运动”的主角,对中国现代化的最初起步作出过自己的贡献。而在对待帝国主义侵略的问题上,他始终坚守“力保和局”的宗旨,奉行“外须和戎”的外交方针。李鸿章的贪婪聚敛是有名的,当时甚至有“宰相合肥天下瘦”(李是安徽合肥人)的说法。他在“自强”旗号下一手训练起来的、用洋枪洋炮武装的淮军,腐败不堪,只能用于对内镇压,在对付日本侵略时几乎一触即溃。

  当列强将侵略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的时候,他一味避战求和,甚至命令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后“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并多次签订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不平等条约。对此,李鸿章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中日马关条约签字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咄咄逼人地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就其中两项辩驳。伊藤说:“驳只管驳,但我主意不能稍改。”李鸿章随即在请旨的电报中提出:“其愈逼愈紧,无可再商,应否即照伊藤前所改订条款定约,免误大局。”朝廷批准了他的意见。四天后,他便在条约上签字。

  文章据此认为,把李鸿章说成是明了世界大势的“最杰出的外交家”,甚至把他描写成“忍辱负重”、有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高尚情操的“悲剧英雄”,是完全背离历史真实的。

  至于“弱国无外交”的问题,李鸿章作为一个弱国的政治代表,他的外交活动势必受到极大的制约,我们不能要求李鸿章做他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即使是一个弱小的、落后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和志气,决不是对列强种种侵略要求只能俯首帖耳,逆来顺受。否则,汪精卫之流也可以被看作“悲剧英雄”了,那还有什么是非可言,还有什么民族自尊自信可言?

  且不说古今中外历史上,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激励下,团结抗争,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事例屡见不鲜,就是有些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抗争者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对后来者也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人不愧为民族的脊梁。就是在同一时期,在对外交涉中,也不乏竭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从而在外交斗争中取得局部胜利甚至重大胜利的人。如曾纪泽、杨儒的对俄交涉,特别是左宗棠不顾李鸿章等人的反对,从外来侵略者手中收复新疆的巨大胜利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文章强调,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所想的并不是一回事,探寻的也是不同的出路。不管慈禧是否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慈祥”、“温馨”、有“高雅情趣”,作为封建专制主义的总代表,她只能是共和的对立物。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