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港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香江漫话:新的角度新视野 龙应台驻足香港看三地

2003年08月28日 08:26

  中新社香港八月二十七日电题:龙应台驻足香港看三地

       中新社记者陶社兰

  四年前,当龙应台接受台北市长马英九的邀请,从德国回到台北出任文化局长时,她只带了几本书、几件衣服。这次,她答应香港城市大学的邀请,从台北来到城大担任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客座教授,也是这样。不过,这些书里,有的是有关香港的书。她说,其实她的作品,最没有读者的是香港。这是为什么呢?未来的一年里,她希望找到这个答案。而且,身居香港这个自由的城市,再来看大陆、看台湾、看香港,会有一个新的角度。

  万水千山走遍,龙应台选择香港作为自己第一个到从小生长的台湾以外的华人城市居住。这种感觉很特别。前几天来香港之前,她问自己对香港的联想:鸦片战争、苏丝黄的世界、张爱玲、余光中、钱穆等。她承认,对香港还是无知的。今天早上,她从香港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旅港英籍印度尼西亚华人”。这么复杂的身份,让她感觉,香港真的是一个层次很多的城市。这种好奇和期望,令她很有兴致去探究香港的背后。

  所以她希望在香港的一年里,除了给学生开讲座,教授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语言外,还会多读点书,写一本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书。她说,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知道历史上到底有哪些人,在香港做过什么事。过去三年,在她是台北市文化局长的时候,她对香港也有一些思考。以前来香港,她只是一个过客。在她的感觉中,香港与台北这两个城市之间互相并不了解,这是不正常的。她在想,如果继续做第二任文化局长,她一定会将这两个城市文化结盟。其实,她完全可以做第二任文化局长,但是她放弃了。她说,这只是她个人的选择。只不过内在的文人的需求超过了对一个城市的责任感。如果说有遗憾的话,那就是应该可以为台北的文化做更多的事情。

  从一九八五年以来,龙应台以在台湾的报刊发表针砭时事的杂文和小说评论,成为知名作家。以她的专栏文章结集出版的《野火集》,畅销海峡两岸。一九九九年,台北市长马英九专程到德国请她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当时说好做三年,她果真就做了三年。她说,在此之前,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看社会现象,就好像是从外面去看整座山。而做局长的三年,是进到了山里,看到每一棵树。现在退出政坛,再来看整座山,体验和感觉一定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会显露在以后的作品中。

  今天出现在我面前的龙应台,一件粉色的外套,说起话来轻言细语,让人很难把她女性柔弱的一面与她文笔的犀利一面联系起来。她说,她在这里是一个客人,客人就应该有客人的礼貌,不会对这个社会太多发言。她只希望保持个人安静的空间。不过这个香港的“客人”还希望再带一个“客人”来,那就是她十三岁的儿子。她说,一个人与一座城市是有缘的。任何一个繁华的城市,其实都是荒凉的,除非在这个城市接触到的人是可爱的人,才会让你对这个城市感到温暖、明亮。而她与香港,一切随缘。

 
编辑:秦欣

相关报道:南方周末:文化权是平等的——龙应台访谈 (2003-06-20 14:42:09)
          《中华文摘》:龙应台追述台北官场三年三月三天 (2003-05-16 15:57:10)
          龙应台:我对自己冷眼旁观(附图) (2001-06-29 11:42:02)
          龙应台卸"文化局长"之职 月底返德与家人团聚(图)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