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5日电 “大学毕业生要找的只是一个工作,而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说,“要走出‘大学生毕业就得当白领’的观念误区。在高等教育基本实现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只能从基层干起。”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均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应当放低自身期望值,做好从蓝领、灰领干起的心理准备。
香港人力资源学会主席张诗棂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大学毕业生要清楚地意识到职业生涯的3个阶段,即工作、职业,然后是事业。走出校园最先要找的只是工作,然后才谈得上职业和事业,大学生要做好这3个阶段的规划,“对一生都很重要”。
刘大为介绍,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003年高校毕业生达212万人,比上年增长67万,截至2003年7月,约70万毕业生尚未签约。另一方面,一些边远地区和国家特殊行业却急需人才,一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市场上非常抢手。
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曹殊说,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对应,我国将势必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就业市场上将出现“挤占”现象,即研究生开始挤占本科生职位,本科生又挤占专科生职位。
如果将就业市场比做三角形,随着毕业生总数增多,大批人才必定将从三角形顶端往下移,只有小部分大学生能留在顶端的精英职位上,大部分毕业生将向下“挤占”,占据大众化岗位。
据曹殊介绍,这种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发生,如日本将岗位分为职业性和专业性两种,1955年从事专业性工作的专科生比例为43.1%,本科生比例为49.6%,而到1989年,这一比例分别下降到26.5%和40.9%;在德国表现更为明显,众多大学毕业生从事职业性工作,构成了庞大的蓝领中产阶层。
同时,专家们呼吁,应当在校园和就业之间建立起缓冲机构,如人才储备中心,将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储备起来,由这些机构与用人单位沟通合作,为这些毕业生提供短期工作。“这样学生从事的就不是职业,而是一个个项目,”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谢维和说,“短期工作也是工作,毕业生应该习惯这种短期工作间的流动,不要想着一上来就能找个稳定高薪的职位。”
有专家认为,这类缓冲机构可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一定工作经验,有利于毕业生由“工作”向“职业”过渡。(包丽敏王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