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京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三类问题

2003年09月18日 12:51

  中新网9月18日电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性转换时期。如何理解这一重要转折?近日出版的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第9期,刊登了就此问题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的文章:《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章指出,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表现在: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特别是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雏形正在建立中、以间接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建立。

  但文章也提到,这与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三类问题:

  一是市场化改革中尚未突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有产权改革滞后问题、要素市场“双轨制”问题、按要素分配的实现机制问题、政府自身;

  二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形势变化提出的新挑战;

  三是改革主体本身的利益制约问题。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围绕促进“两个发展”,即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轴心。以“三化”即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采取以下协调推进方略:以搭建社会保障制度为“平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协调配套;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共进。(据北京日报)

 
编辑:张明
相关专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