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能否安度“寒冬” 布莱尔走向政坛“大结局”?

2003年09月22日 18:07

  中新网9月22日电 最新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指出,受伊拉克战争立场拖累,一度在全球广受爱戴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可能难逃惨淡收场的命运。

  文章指出,布莱尔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人均给国际社会带来深远影响;两人都是以往半个世纪英国历史上最重要(任期最长)的首相。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年叱咤风云的铁娘子已经步入迟暮之年,甚至记不起丈夫丹尼斯已经在今年6月撒手人寰。而布莱尔也难复当年的意气风发,日渐低落的民望和民众在伊战问题上的愤怒令他陷入政治生涯上首个危机。最新一次民意调查显示:高达43%的英国人支持布莱尔辞职,令人触目惊心。

  尽管如此,只有最强硬的反对派才会认为布莱尔会因此下台,更多人相信在未来数年,布莱尔仍将是入主唐宁街十号首相府的不二之选。但是很显然,布莱尔的政治生涯已经发生了难以逆转的转折,从光辉灿烂的康庄大道,落入前途未卜的崎岖长路。

  转折的代价对英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沉重的。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之后,希望能够一挫美国总统布什霸气的人们纷纷把期待的目光转向布莱尔。在阿富汗战争中,布莱尔作为布什的盟友,一手建立起真正广泛的国际联盟。在伊拉克危机里,布莱尔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力主将开战问题交由联合国处理。尽管这一努力失败了,但是即使是反战人士也不能不承认一点,那就是虽然布莱尔对美国唯命是从,仍然不失为一个通情达理,甚至品格高尚的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布莱尔的失意也是国际社会的失意。

  在英国,这种失意更加深刻。对于许多英国人而言,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布莱尔象征着开创新时代的一口新鲜空气。他本人就是新英伦的绝佳体现:智慧,富有和自信,是最酷的英国人。他还很年轻,执政时年仅四十三。他的太太不仅在工作,薪水比他还高。首相府也从此有了孩子在生活。英国的阶级壁垒开始瓦解,取而代之是对“社区”的规划,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内中含义。

  尽管到了今天,这一切更像是日落余晖,而非黎明晨光,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布莱尔曾经到达的巅峰。悲哀的是无论布莱尔如何不屈不挠,正如政治历史学者霍华德(ANTHONY HOWARD)所说:“一旦开始走下坡路,一切便很难挽回。”

  事实上,对于任何议会制政府而言,六年的执政无论如何风调雨顺,也难逃花无百日红的自然规律。盟友分崩离析,政敌与日俱增,攻击谩骂日复一日,谁都难免千疮百孔。但是布莱尔加速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没落,他为对布什的忠诚付出极昂贵的代价,这恐怕连他自己也意料不到。英国人开始对他的国际野心感到不耐烦,改革国内公共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

  就在上周,工党失去北伦敦选区BRENT EAST这一本来稳操胜券的议席。这是工党自1997年以来首次在补选中落败,而且是败在唯一反战的自由民主党手上,意义非同小可。与此同时,今年夏季围绕伊战问题展开的一系列聆询,令英国民众对政府越来越失去信心,开始相信布莱尔和他的内阁只是一群自以为是,漠视民意的掌权者。

  尽管如此,布莱尔似乎还没走到穷途末路。其内阁几名资深官员和顶尖顾问乐观地认为:至少迄今无论在党内或党外,还没有出现足以动摇布莱尔地位的人物;此外布莱尔政府尚没有给人黔驴技穷的危机感。他们还相信有机会在下届大选之前,修补今年夏季造成的政治伤痕。据报为了获得更充裕的时间,布莱尔可能会宣布在2005年的秋天而非春天举行大选。

  唐宁街一名资深官员表示:“我也不想讲得那么直白,但事实是在民主选举制中,你无需一直受欢迎,你只需在选举的时候受欢迎。”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布莱尔就可以安枕无忧。事实上布莱尔和内阁已经开始顺应民意,把视野从国际转回国内,着手在医疗、交通、教育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行多项改革和调整。

  今日的布莱尔需要暂时抛开国际野心,先把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放在一边,投入国泰民安这一艰难而琐碎的任务。如何维护国内和国际事务之间的平衡?撒切尔夫人为此付出深刻代价。如今布莱尔似乎也开始吸取教训了,问题是这个教训来得是否及时,足令他安然渡过这个政治寒冬?(天石/JOYCE)

 
编辑:张庆华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