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北京未来几年内将建1000多个市级应急避难场所

2003年09月29日 08:38

  中新网9月29日电 北京晨报报道,昨天上午,北京首个应急避难所的道路指示牌在元大都遗址公园朝阳段全部竖完。

  据北京市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北京城八区现状及人口分布,在未来几年内,预计要建1000多个市级应急避难场所,然后各区还要根据各区的情况建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以保证市民在最短时间内,能安全、方便、迅速地到达避难场所。根据目前的规划,避难场所一般按每人1.5到2平方米标准进行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现有可利用作为避难场所用地的总规模为5312.5公顷,其中八个城区内公园共有140余处,面积约为4767公顷(已除去水面),市、区级大型体育场13处,面积20.9公顷,学校操场524.6公顷。但目前可提供避难场所的地区分布不均,宣武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而石景山人口密度比较小。(李海霞)

  北京市应急避难立法回顾:

  ●1993年4月,北京市地震局起草完成并上报市政府的《北京市综合防震减灾对策方案》中,就提出由市有关部门开展“划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道路”的设想。

  ●2001年1月19日,市政府在一份应急预案文件中提出了各有关部门在应急管理中需要做的19项应急救援系统行动,灾民疏散安置及其应急避难场所的划定正是这协调运作的“19条腿”之一。

  ●2001年10月16日,北京市人大通过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问题。

  ●2002年10月17日通过的《北京市公园条例》的第二条规定“公园具备防灾避险功能”。

 
编辑:张明

相关报道:北京成全国第一个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城市 (2003-09-27 14:14:29)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