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爱心之旅说爱心:见证人道主义呼唤的价值

2003年10月07日 23:45

  太阳星城爱心之旅采访团8月28日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采访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两旁闪过的是高楼大厦和绿油油的田野。跨越了河北、安徽、山东三省近20个县市,行程万里。此时,高楼大厦依然如故,绿油油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一片片望不到边的金黄稻谷、挂满一串串紫红葡萄的葡萄架和一棵棵结满了红彤彤苹果的苹果树,告诉我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果实的季节。我们采访团一个月来采访人次多达数千,华夏时报、新浪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媒体发表图文稿件700多条、幅,也是硕果累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都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关注。这见证了邓朴方同志20年来人道主义呼唤的价值,同时也见证了继续大声疾呼人道主义的需要。

  在山东,孔孟之乡的兖州、曲阜、邹城,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那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争迭起。孔子周游列国,大声疾呼“仁者爱仁”、“四海之内皆兄弟”,创立了儒家学说,被尊为传统文化的圣人。30多年前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孔孟思想遭到批判,经济建设停滞不前,残疾人生活苦不堪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给孔孟之乡注入了新的活力。邓朴方同志适时提出了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开创中国残疾人事业新局面的口号,很快为深受圣人文化熏陶的人群所接受。在那里迅速建立了各级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广大残疾人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曾在那里作了“发扬人道主义,为残疾人办实事”的题词。在邹城,无障碍设计与现代化建筑融为一体,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精神得以充分体现,让人感到在邹城没有歧视。从市长身上感到一份平等,从残疾人身上感到一份参与,从残联工作者身上感到一份快乐,从健全人身上感到一份温暖。副市长刘裕超介绍说,邹城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归功于从市委、市政府到企事业各单位,及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平民百姓对人道主义的认识。他说:“残疾人身残人格不残,残疾人事业是党的事业、政府的工作。三个代表的根本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残疾人是全国人民的一部分,没有残疾人共享的小康社会是不完整的。圣人之乡,礼仪之邦,残疾人事业是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在那里我们先后发表了《慈善之光照亮孔子故乡》、《孔孟之乡仁厚味浓》——扶贫纪实、《结穷亲、心连心、同致富》——“一助一”帮扶残疾人活动调查、《罗鹏:与命运抗争的大赢家》、《弱视女孩的音乐梦》、《无声世界有声语言》、《甘做一块补天石》等文章。

  在人文思想浓厚的黄山市,崇尚儒家文化建立起来的徽文化让人感到黄山的山美、水美、松美、云美、鸟美、古建民居美,人心更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和谐的化境,让人留连忘返。黄山市副市长程永宁代表黄山市政府为爱心之旅采访团书写了“黄山爱满天下”的题词。在那里我们发表了《老嫂侍小叔四十四年情》、《江近生:助残事业功德无量》、《爱满天下读黄山》等文章。

  在蚌埠市,我们发表了《五河县遭遇特大洪灾,60万人期待救助》、《蚌埠市洪水令人揪心,残疾人生活难上加难》的文章,记者希望通过这两篇报道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救助,并对解决今冬明春的缺钱、缺粮、缺房问题有所帮助。记者在途中遇到了塞车现象,体验了这一地区观念落后,警风不正,特别是个别地方存在的等、靠、要的劣根性的一面。对此发表了《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堵的不仅仅是车》的文章。希望得到的救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需要的是认识上的。比经济贫困更可怕的是观念落后,希望人道主义思想能在这里生根、发芽、结果,也希望当地政府能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带领群众与贫困和愚昧作斗争,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同步纳入政府工作中,改变这个地区经济贫困、观念落后的局面。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邓朴方同志20年如一日,呼唤人道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的成果。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继续大声疾呼人道主义的需要。20年来,由于邓朴方同志的人格魅力,在人道主义旗帜下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工作者。他们像女娲补天的石头,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残疾人事业的岗位上。让残缺的肢体产生代偿功能,让世界充满爱,让蓝天更蓝,让人生更美丽。我们采访团的每一个成员也都是一块补天石,愿为这个世界的美丽献出我们的爱。爱心之旅总策划宋体金同志之妻怀胎十月、分娩在即,可他为爱心之旅筹集资金,仍毅然赴香港出差,归来后孩子已出生三天。第六天他又陪同社科院周永琴教授到合肥工业大学进行爱心演讲。摄影记者大漠为拍摄五河县受灾群众的现场,还未来得及脱掉外衣就跳入水中。著名画家李繁民每到一地都献上《骏马图》以表达他对残疾人事业的一份爱心。国家一级作家刘功业不顾旅途疲惫,记录太阳星城爱心之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记者同影、韩雨亭、王琳珊、王春枝为采访和发稿常常吃不上晚饭,工作到深夜。社科院周永琴教授为作好爱心演讲,好几晚睡不好觉。王敬博为做好联络和后勤保障工作,累得筋疲力尽,腿、脸都浮肿起来。同志们劝她休息,她摇摇头,仍旧一丝不苟地工作。韩立新、李风江、陈思军等人也为爱心之旅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用爱心互相激励,甘愿做一台“播种机”,将爱的种子撒满华夏大地。

  (来源:《华夏时报》,作者:“太阳星城爱心之旅”领队赵玉芝)

 
相关专题:华夏爱心团爱心之旅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