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台湾频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港报:分享成功喜悦外 也愿两岸加强太空技术合作

2003年10月20日 11:01

  中新网10月20日电 2003年10月16日,由中国人自主研发、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返航。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署名为君临的文章指出,台胞除了与祖国大陆同胞一起分享“神舟五号”成功升空的喜悦之外,还可以分享中国人的太空科技成就带来的收获,相信太空探索将成为造福于新世纪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文章评论指出,“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绕行地球14周,圆了华夏子孙千年的飞天梦。跟随中华勇士一起遨游太空归来的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最特别的是还有1000克的中国植物种子,更让人意味深长的是其中一半是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种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朱仁璋表示,当今航天技术可划分为三个领域:第一是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第二是载人航天;第三是太空探测。对台湾航天技术的发展他认为,总体来讲,还处在一个实验阶段。他说,台湾的航天技术目前涉及广播、通讯、气象卫星、导航等方面,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绩。

  台湾航空航天学会理事萧飞宝指出,过去10年来两岸开了好几次的学术研讨会,但是到目前都还没有很实质的合作。对两岸未来的合作机会,他抱乐见其成的态度。他认为台湾在发展卫星上的有关遥控、遥感、控制方面做得相当好,尤其是机载的计算机方面可以拿来和大陆合作。而在发射载机、推进系统等方面,台湾确实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因没有自己的运载火箭,现在台湾的卫星要送到美国发射。从两岸太空技术合作的角度看,这一点也正是大家可以相辅相成的。

  评论指出,杨利伟为中国人迈出了和平地利用太空的第一步,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享受到“太空文明”的成果,吃到“太空食品”和“太空药品”;让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把一部分的高端产品安排在超净空的“太空车间”进行;让两岸科技精英们聚在一间“太空试验场”里利用高能离子的辐射、微重力的环境、宇宙磁场等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无法得到的条件,或是难以仿真的环境中去研发科技成果,相信是两岸人民对未来中华科学文明的共同憧憬。

  该文评论称,希望两岸能在太空科技方面联手进行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应以“神舟”五号成功升空为契机,各展所长开拓未来太空合作空间,在人类太空科技发展史上共同谱写辉煌的中华新乐章。

  新闻资料:

  台湾自1999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据主掌相关领域的“太空计划室”主任李罗权介绍,台湾的“华卫一号”科学卫星目前运转得非常好,今年底将再发射“华卫二号”。“华卫一号”载有海洋水色照相仪、电离层电浆电动效应仪及通讯实验酬载等三项科学酬载;“华卫二号”主要是民生用途的遥测仪器,主要获得台湾附近陆地和海域卫星影像资料,另外还有高层大气闪电摄影仪,可拍摄带电云转向上释放“红色精灵”闪电现象。大陆的太空科技着重太空舱、发射载具、导航系统的制造,而台湾最强之处是制造科学卫星的技术。

  台湾“太空计划室”与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盟合作的“华卫三号”,是由6颗微卫星组成。这6颗微卫星每天提供均匀分布于全球陆地及海面上约3000个组气象站大气观测资料,有别于目前仅能提供集中于陆地上900个组大气资料全球地面观测网,可以大幅增进天气监控和预测能力,预计在2005年发射。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