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中国改革进程将从不平衡发展转向协调和全面发展

2003年10月22日 13:01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发表文章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评论十六届三中全会时称,五个“统筹”进一步强调要全面、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各方面的协调。这可以说是这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思想。这符合实际,也确实需要。在总体上审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抓住重点集中解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认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过去的倾斜式发展模式转向统筹协调发展。过去的倾斜发展,即城市优先于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发展与治理不相兼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相统一,特别是由于采取了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个人的重点发展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另一方面,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设计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为中心,重点始终放在搞活国有企业上,包括对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是阶段性改革的需要,是符合改革的逻辑进程的。但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次会议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运行与发展室主任王小广说,这次会议将建立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重中之重”,放到这样一个重要的地位还是第一次。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长期的问题。越往西北部走,这种城乡差距越明显,可以说城乡差距就是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阻碍。中国正在面临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时期,在体制上也是一个关键时期,城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瓶颈。

  只有各项改革都协调发展才能降低发展成本,王小广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对经济改革和社会事业改革的配套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改革是本次决定的一个亮点,也是未来改革的重点。(杨琳、韩冰洁)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