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外报称道中国走法治正道 政府反腐力度令人欣慰

2003年10月23日 09:39

  中新网10月23日电 一方面是努力发展,积极攀爬顶峰;一方面则扫除障碍,尽量将“残枝败叶”清理出局。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正走在法治的正道上,这样的向善趋势,应该说叫人感觉欣慰。

  评论写到,腐败问题,当然不是中国社会独家所有,然而,对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荣,处处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来说,因掌握权力,而得以操纵国家机器的人,不好好造福社稷,却搜刮民脂民膏,置百姓福祉于不顾,如此劣行的确是罪大恶极。

  评论说,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腐”和“防腐”的力度都不小,从中看出中国政府的坚决态度。以前有人批评“只打苍蝇不动老虎”,或“越反越腐”,这样的说法都是不公平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不是闹着玩的政治表演,而是“动了真格”?评论称,我们不妨看看,10多年前专家学者就已经对此顽疾,开展过深入的研究,并且积极寻找对策。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现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王沪宁教授,1989年所写的《反腐败—中国的实验》、以及1990年的《腐败与反腐败—当代世界腐败问题研究》,便是这方面的专著。王沪宁曾在所著书中认为“贪污侵吞、弄权勒索、以权营私、以钱舞弊等基本类型,仍然是当前腐败活动的重要方式,而以钱舞弊的方式加重了。”

  他进一步指出,“过去腐败活动,比较集中在用权力获得钱财,但是目前新的特点,是一些腐败的颠倒行为,以钱财来操纵权力,甚至获得权力,如党政机关之间,行贿之风的严重存在,用钱打通关节,甚至跑官要官的,都大有人在。”他的不少分析仍掷地有声。

  早报的评论最后称,腐败问题根源复杂,不是下一帖猛药就能断根,它需要长时间不停歇的“疗程”,有时还得“中西医结合”。无论如何,“决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哪怕路途险阻,希望都始终存在。

 
编辑:闻育旻
相关专题:中国反腐败加力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