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经济透视:埃文斯访华能解开中美经贸关系疙瘩吗

2003年10月25日 09:25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四日电 题:埃文斯访华能解开中美经贸关系的疙瘩吗?

  中新社记者王进昌

  应中国商务部的邀请,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将率团于明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与中方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磋商。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主要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重要的贸易伙伴。现在,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去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九百七十一点八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点八。今年前八个月,两国贸易额克服了非典等因素的干扰,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点四,其中中国进口增长百分之二十八点一。

  在相互投资方面,截至今年八月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近四万个,合同美资八百二十五点四八亿美元,美方实际投入四百五十点九亿美元。同时,中国在美国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也呈增长趋势。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在美国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共计七百三十二家,协议投资总额超过十一点六亿美元,中方实际投入八点六亿美元。

  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中美两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发展总体趋势令人乐观。但毋庸讳言,两国经贸关系在发展中也存在着问题和摩擦,主要有人民币汇率、贸易平衡、开放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等,相信这些也将是埃文斯北京之行要与中国同行讨论的热点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经济问题,但其背后无不有其政治背景。也正是由于掺杂了非经济因素而显得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就拿贸易平衡来说,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一直是逆差,这也是一种不平衡,但美国从来没有拿这当成个问题。后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美国也在进行产业调整,中国取得了对美贸易的顺差。本来这是个纯经济现象,可在美国国内失业、选举、部分产业萎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方对此问题的反应显然已超出了纯经济范围。

  实际上,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是事实,但这些顺差中的一部分是由美商在中国投资设厂反销美国形成的,大部分的利润还是被美国人赚走了。而且中国并非没有购买力,美国也不是没有中国想买的东西。比如高科技产品,美国至今对出口中国设限,如果美国在此方面放松管制,将极大改善两国贸易平衡。

  市场买东西不能强买强卖是一种人人承认的游戏规则,想买的不卖,不想买的却怪你不买,这就是所谓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实质。开放市场问题也是同样道理,要想解开这些疙瘩,美方还得从自身做起。

  在保护知识产权、履行入世承诺方面,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如果不是非经济因素过多,本不应成为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问题。

  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的立场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在这一基础上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也符合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要求。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近来,这样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在不同场合、由中国多个领导人向世人阐述过,说明这是中国的既定政策,不可能近期改变,更不可能由于埃文斯的到来而改变。而且包括“欧元之父”蒙代尔在内的一大批国际上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人民币升值并非上策,所以,美国放弃在此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是务实的选择。

  总之,埃文斯访华如果不是拿着诚意而来,也不会带着成果而去。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也是符合全球利益的,如果美国政府真正认可这一点,中美经贸关系会发展得更顺利,一些本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完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