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神六将载两人航天?—访发动机副总设计师张宝琨

2003年10月25日 09:46

  中新社西安十月二十四日电 题:“神六”将载两人航天?--访神五载人航天火箭发动机副总设计师张宝琨

  中新社记者 张淑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火箭发动机、长征二F副总设计师张宝琨,日前在此间接受港澳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的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最大的分别,是“神六”可能载两人航天,成员较“神五”为多。

  中国首架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飞天的余庆未散,科研人员已积极投入研制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二十三日,港澳记者采访团来到了专责研制大型火箭发动机,包括长征系列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了解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的发展,并采访了有关专家。张宝琨向记者透露,神舟六号可能载两人航天,但以神五发动机(长征二F)的推动力,亦可应付载两至三人航天,不必特意加强推动力。

  从事火箭发动机研发工作多年的张宝琨,谈及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动机,有一份自豪感与使命感。他介绍说,中国自一九六五年起研制火箭发动机,经过多年来的改良,到长征四号已有明显的进步,整个过程全由中国人自己操刀,没有借助外力。他表示,他们研制的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水平十分高,为了集思广益及作出定量评估结论,该院曾邀请俄罗斯专家作鉴定。俄专家考察后向研究人员祝贺,说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水平很高,俄罗斯也只有一台水平相若的发动机,其它的都及不上。

  讲完俄罗斯专家的评语,张宝琨语带自豪、十分肯定地说:“我们发动机的水平,在世界至少是第一流,也可能是第一位的”。

  虽然发动机技术经多年发展及不断改进,水平已相当成熟,但科研人员仍然努力不懈,致力研究改良技术的空间,精益求精。张宝琨表示,该院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由目前的七十五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改良至一百二十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优点是可提高动力及没有污染。

  张宝琨向记者介绍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历程之余,亦分享他从事航天技术研发多年的感受。他说,航天事业是风险性很大的行业,“我们就是试验了一百次,但到了第一百零一次,心情仍然是紧张的”。神五发射当天,他在酒泉发射中心现场,一位记者问他是否已经很放心,可以睡大觉了?他的回答是“不”。他说,他对他们的产品(发动机)非常有信心,但心情仍然紧张,因为飞船上有人,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是人应付不了的。最后,神五成功升空,张宝琨自言与同僚的喜悦,“是任何人分享不到的”。

  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创建于一九六五年,是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被冠以“中国航天动力之乡”。中国未来的火箭发动机,都将继续由该院负责研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