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昔日抗日英雄 今朝平淡生活——走近邱奕殿

2003年11月12日 22:40


昔日抗日英雄,如今过着平淡的生活.图为邱奕殿老人简朴的家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他目睹了中山舰将士与日寇血战的激烈,也见证了中山舰被击沉的悲壮。

  2003年11月5日,记者在福州专访了中山舰金口之战大陆唯一的幸存者邱奕殿。邱老眼中含泪。在他时而激奋、时而伤悲时而无奈的叙述中,记者被带到了战火纷飞的1938年。

  血战日军饮恨长江

  抗战之初,中国海军实力远不及日军,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就退守长江。为了阻止敌舰溯江而犯,便在长江下游要塞江阴沉船数艘,以期阻断航道。余者中山舰、永舰等十余舰则以洞庭湖为基地,主要担负运兵员、输物资的任务。由于中国没有制空权,便经常遭受敌机的轰炸。1938年10月24日,鏖战四个半月的武汉保卫战进入最后阶段。中午时分,一架敌机突然绕舰低空盘旋侦察,中山舰立即开火,敌机拔高而去,舰长萨师俊预感到决战的时刻到了。他召集全体将士,挥舞着拳头,沙哑而雄浑地号召大家:“誓死抵抗,与敌舰共存亡!”大家立即紧急备战,邱奕殿是舰长勤务兵,也飞奔着帮助运送炮弹。下午2时许,6架敌机呼啸而至,疯狂轰炸中山舰,中山舰将士立即还击。萨舰长挥舞手枪站在甲板上指挥作战。敌机共进行了四轮轰炸。第一轮是高空轰炸,所幸中山舰未被击中;敌机又开始了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的俯冲攻击……大炮被炸毁,左舷尾舰、锅炉仓中弹,军舰开始倾斜,萨舰长左腿被炸断,有人让他立即撤离,他怒吼着挺立着继续指挥作战,硝烟中舰体迅速倾斜,海水汹涌进入舱内……舰体急剧下沉,萨舰长要与战舰共存亡。副舰长吕叔奋下令将萨舰长等20余名伤员火速撤离。舢板载着伤员向岸边靠去。敌机这时凶残地俯冲扫射,舢板尚未靠岸……20多名伤员全部殉国。在中山舰即将沉没时,吕叔奋下令弃舰,陈鸣铮、陈宝铮等人全部跳入江中,离开血水横流、大火雄雄的甲板。

  第二天清晨,被当地红十字会打捞起的十几具遗体摆放江边,中山舰早已沉没,硝烟散尽,只有波涛与岸边哭声相和。

  金口之战,中山舰萨师俊等25人捐躯,其中萨师俊等13人遗体没能找到。

  幸免于难 国恨绵绵

  在幸免于难的20余名将士中,只有邱奕殿是兵不血刃、人不血衣的,据邱老说,这是萨舰长的刻意安排。

  在1938年10月24日敌机来袭之前,萨舰长便把邱奕殿喊去,让他离去。邱奕殿是邱家的独苗。邱奕殿说:“情况危急,我怎能贪生怕死!”萨师俊命令道:“酒和牛奶全没了,立即去买!”邱奕殿只好揣着4块银元,乘小般上岸。走了没几步,便看见6架敌机与中山舰将士激战的场面。爱舰沉了,战友牺牲了,邱奕殿嚎啕大哭……他跋涉10余天,赶到福州去给萨家报丧,然后才回自己的老家。邱奕殿说:“萨舰长让我远离死地,自己却勇赴国难!”

  邱老敬重萨师俊,不止在于萨的人品,还有许多。1933年,17岁的邱奕殿在福州田珰嘉宾洋菜馆当学徒,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的侄孙萨本炘在菜馆宴会。手脚麻利举止得体的邱奕殿被选中做了杂务。在萨家他结识了萨师俊。萨师俊是萨本炘的胞兄。1935年,萨师俊介绍邱奕殿去平海、宁海两舰当练兵。

  1937年初,萨师俊派邱奕殿去应瑞舰学习掌炮知识。临行前说:“好好学,回来当炮长,到时候狠狠地打强盗!”

  全面抗战爆发后,应瑞舰被日寇轰炸机炸沉,邱奕殿泅水死里逃生。他又回到了萨舰长身边。那时,敌机经常来轰炸,形势日趋恶化,士气越来越低,萨师俊经常对邱奕殿说:“我们福建人,历来都是中国海军的硬骨头,面对日本仔,绝不能软下去!”

  萨师俊等将士血溅沙场,铁骨铮铮,但中山舰还是被击沉了,邱奕殿说:“落后必然挨打,我们绝对不能忘记日本鬼子的滔天罪行,绝对不能忘记国恨家仇啊!”

  树铭碑文 后人共瞻

  回到家乡的邱奕殿,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但他无法忘记死难的战友和屡建奇功的中山舰。他奔走呼号,要立个纪念碑。他说:“中山舰经历了反袁护法,东征平叛,孙中山蒙难,武汉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在金口之战中有25名将士殉国,却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些,有许多人麻木地对待为国捐驱将士,尤其是他们的家属,这让人寒心!”

  2003年8月15日中山舰福州籍抗日将士墓碑在三山陵园落成。88岁的邱奕殿跪对墓碑,长哭不起。在中山舰蒙难6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这一天,他的梦终于圆了。

  如今,88岁的邱老,正在撰写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录,他要以此感召后代:一定要爱国!

  (来源:《华夏时报》,文/图 太阳星城爱心之旅特派记者 大漠)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