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正在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

2003年11月27日 08:27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六日电题:中关村变革: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

  中新社记者吴庆才

  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今天宣布了其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权力下放、转变职能、精简机构、邀请企业家进决策层”等成为此次改革方案的关键词。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任冉齐说,“中关村正在以企业家的精神改造政府”。

  变革之一:权力下放

  如果把中关村比作一个企业的话,中关村管理委员会就是中关村的“CEO”,而中关村七大园区便是七位“副总裁”。此次管理体制变革是把原先由中关村“CEO”一手操办的建设和管理的重心下移给了七位“副总裁”,而CEO只负责“掌舵”,负责把握战略性的大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模式与美国硅谷企业管理模式类似。美国公司的管理体制,属于权力下放的形态,CEO决定了大的策略方针,具体工作就由分管的副总裁去执行。而在中国公司办事,一个最佳的途径就是直接找他们的老总。这是因为中国企业的管理结构属于集权式,老总经常会直接插手一些具体的事务。

  变革之二:转变职能

  此次改革方案将现有的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重大工程和产业化推进等四个协调组织撤消,把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关村管委会合并。

  那么,这一变革是否意味着中关村管委会将全身而退?对此,任冉齐解释说,中关村管委会并非就此解散,而是去做服务,去做市场平台的搭建等“更伤脑筋”的活。比如信用体系建设、融资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战略性的策划。

  实际上许多专家总结美国硅谷成功经验就是一句话:非政府行为。并不是政府无所作为,而是要转变职能,转到服务方面来,用信息指导、引导,就是不当汽车司机而当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引导、疏导车流行驶,以及把珍珠串成珍珠项链的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

  变革之三:企业老板进入政府决策层

  很多中关村“元老”都不会想到,当年鼓着巨大勇气,甚至冒着道德风险从政府部门、科技部门“下海”的企业家们,如今却能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关村的政府决策和管理层。几天前成立的中关村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正是今天公布的中关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十余名企业老板受邀进入中关村最高决策管理层。而有着中关村IT“教父”之称的柳传志众望所归地当选为咨询委员会的主任,他和执行副主任、年轻的“海归派”邓中翰将进入北京市政府建设中关村领导小组,参与园区重大事项决策。

  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认为,企业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推进政治文明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实践中共十六大精神的最好例证,也是北京市提出的“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的例证,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编辑:闻育旻

更多精彩经济新闻:中新财经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