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体育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千万中国心同圆奥运梦 港澳台侨胞共建“水立方”

2003年12月25日 08:53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四日电 题:千万中国心同圆奥运梦

  中新社记者 王欢

  今天开工的北京奥运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国家游泳中心,是惟一由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捐资共建的奥运场馆。从北京申奥成功到国家游泳中心正式开工,其间的种种经历和感人故事将成为国家游泳中心特殊地位的生动见证。

  使北京奥运更完美

  北京赢得二00八年奥运会主办权后,全球华人无不欢欣鼓舞,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多次强烈要求为中华民族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贡献一份力量。

  尽管北京市政府公开表示不鼓励市民捐赠,但为尊重和满足海外华人的愿望,北京市政府二00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决定,从准备新建的奥运场馆中拿出总造价一亿美元的国家游泳中心,由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华侨华人捐资建设。

  北京在申办奥运会过程中,就得到了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的大力支持,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当然也离不开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北京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如果在奥运场馆建设中,没有他们的参与,那么二00八年奥运会将是一届不完美的奥运会。

  绝不浪费一分钱

  今年七月十五日,捐资共建的消息正式公布后,特设的北京市港澳台侨同胞共建北京奥运场馆委员会每天都接到大量来信、来电咨询,目前明确表示捐资意愿的数额已超过七千万美元,捐款者来自二十个国家和地区。

  “不能浪费一分钱,不能浪费一颗钉子!”北京市政府多次对捐资共建国家游泳中心提出要求。因此,对每一分捐资资金的管理使用,共建委都有严格的把关程序。如果资金超出了游泳中心整体实际费用,多余部分政府将用于另外的奥运场馆建设。

  为表达对捐资人的敬意和尊重,共建委专门制定了捐资建设奥运场馆的奖励与管理办法:当捐款数达一百美元或以上时,将在指定媒体公布捐款者姓名(除非本人要求保密或用代号),同时在奥运场馆地砖上刻下捐赠者的名字;捐款数额达到一万美元时,除在地砖上留名外,还会在特别设计的留名墙上留名。无论个人还是社团,十万美元以上的捐资者,都会作为嘉宾,由北京市政府出面邀请出席二00八年奥运会开幕式等。

  对民族强盛的期待

  共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乔卫一再强调,此次捐资意义不同于希望工程等赈灾活动,不是一个献爱心的慈善活动,也不是为给地方政府留下一份产业,而是为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表达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热切盼望提供一次特殊的机会。

  今年游泳中心开标时,一个美国设计师就曾提出,任何国家办游泳中心都是要赔钱的,游泳馆能够比赛、能满足奥运会的要求就行了,越简单越好,何必要这么高的要求,建这么一个标志性的建筑?

  在乔卫看来,中国人对奥运会的期待绝对不仅仅是对一场体育盛会的期待,而是一种对民族富强强盛的期待。

  五十年代末期,著名的陈嘉庚先生曾经向周恩来总理表示要捐赠一个华侨大厦,当时周总理就表示华侨大厦还是要由中央人民政府来建,总理亲自拨款二十五万人民币建了华侨大厦。那时国家确实没有钱,拿出二十五万元周总理下了很大的决心,他说国家再穷,华侨大厦也要由中央人民政府来建。

  乔卫说,现在国家有钱了,但仍然要把这个游泳中心留下来由海外的朋友共同捐资建设,就是想有这样一个寄托。它将成为港澳台侨同胞为中华民族第一次举办奥运会贡献力量、表达心意的一个载体,是海外朋友支持中国发展的一种有力体现。所以建这个奥运场馆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海外朋友热情响应

  港澳台侨同胞大多是事业有成不忘报国回馈乡梓,当国家有难时,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当国家遇到喜事时,海外乡亲更是积极参与。到目前为止,二百多名捐资者的一千二百万美元捐赠资金已经到账,并有两千多名港澳台侨同胞明确向共建委表示了捐资意向。其中,认捐最多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他个人认捐了两亿港币。

  今年七月十五日,北京市侨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五十六家海外华文媒体正式把此事推向社会。第一个站起来要求发言的台湾《世界论坛报》的段宏俊没有按惯例提问题,而是要求捐十万美元,争取排第一号。

  会后,日本乐乐中国电视台董事欧阳乐耕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专门找到乔卫,在不清楚捐资具体办法的情况下,把身上所带一千美金全部交给了乔卫,成为第一位现金捐资者。

  一年当中,乔卫到海外去了十几次,征询各方意见。一位华人女孩捐款的故事,令他记忆犹新。“我到东南亚跟一位著名华商谈,这位老板普通话不好,跟我交流必须通过他的秘书林婉然。”第二天一早,林婉然来到乔卫住的酒店,将一千四百美元郑重交给了他。她说:“我们家一共十四口人捐一千四百美金,希望在奥运会将来的地砖上能留下我们全家十四个人的名字。”一席话令乔卫当场哽咽。

  在乔卫所到之处,很多听过他讲演的华侨华人朋友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更有侨胞多次赶到北京向共建委表明自己捐资的意向,还有的希望给全家几代人都一一留下名字。

  “要钱人”心态变化

  在征询意见的过程中,乔卫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刚开始出去与海外朋友谈这件事时,我真实的心理状态就是觉得好像在伸手管大家要钱,感觉很不舒服。但每一次讲完,他们却说,‘你介绍这个情况,是在给我们一个参与奥运会的机会、一次非常难得和特殊的机会。’”

  “现在,如果不把捐资的事情告诉海外的朋友,我就觉得是自己的失职。”这种心态的转变使乔卫和共建委的同仁在捐资共建工作中的热情更高了。目前,安排欧洲寻访,构思留名地砖,设计留名墙方案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接受采访时,乔卫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谈了自己的感受。“如果我能捐资,我一定会留一个名字,留下我女儿的名字,这笔钱要从她的压岁钱里出。她今年四岁,到奥运会时,我会带她去看,告诉她中国的奥运会有你一份贡献。等她长大后,她作为母亲会带她的孩子去看,她会非常自豪地告诉孩子,中国举办的第一次奥运会有你妈妈的一份贡献。”

  作为唯一一个港澳台侨同胞捐资建设的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为每一个热爱祖国、支持北京奥运的中华儿女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拳拳爱国心的舞台。不论他们身在何方,都有一颗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之心,为祖国的每一次成功欢呼,愿意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家游泳中心终将成为一座象征中华民族海内外团结办奥运的丰碑,让后人永远记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海外乡亲的支持和参与。

 
编辑:陆海心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