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吃野味真能大补?广东中医药师斥之并无科学依据

2004年01月11日 14:07

  中新网1月11日电 南方日报今日发表评论称,果子狸是被扑杀了,但防治非典任重道远。关键在于彻底改变吃野味的习惯。

  一些人爱吃野味的理由,是所谓的可以进补。但吃野生动物真的有滋补功效吗?广东省中医院的药师佘自强指出,食野味进补并无科学依据,其实是一种陋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据介绍,动物性食物提供给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矿物质,只跟动物的种属有关,与是否野生并无关系。像果子狸蛋白质的含量,其实与猪、牛、羊肉的差别不大。个别食客称野生动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纯属无稽之谈。而且大多数野生动物都有特别的臊味,虽经烹调处理也难以完全去除,实非美味佳肴。

  文章还写到,进食野味其实是人类饮食文明的倒退。中山大学营养学专家苏宜香教授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食物日益丰富,早应告别了远古时代遗留的茹毛饮血习惯。但个别人为求口腹之快,肆意捕杀和进食野生动物,破坏地球物种多样性,可叹可悲可气。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袁喜才研究员提出,人类应该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比较复杂,身上带有许多未知的微生物,未经检疫就进食野生动物,是十分危险的。像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狂犬病、鼠疫,还有现在的SARS,都已被证实是由野生动物传给人类或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人类如果再过度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任意捕杀或进食野生动物,就会招来野生动物的“报复”。

  文章最后写到,SARS的出现,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自己,必须留一个生存空间给野生动物。(欧旭江)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