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南海孩子童年记忆:邓颖超电话中给周恩来唱歌

2004年02月04日 10:28

  (声明:刊用《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王凡、东平

  世人有世人的中南海揣测,中南海里的成人们有自己的中南海观,而孩子们眼里的中南海则又是一番天地。透过生活在中南海里孩子们的眼睛记述了里面的一切,有助于人们认知一个更全面的中南海;有助于人们从一般人难得窥视的角度,认知领袖及其亲属和各层中共干部的另一个侧面。

  毛泽东对保健大夫的儿子说:妙辣子这东西可好吃啦

  给毛泽东当保健大夫的王鹤滨,曾多次奉命陪毛泽东吃饭,他的儿子王子冀也"沾过光"。

  王子冀还在上幼儿园时的一天,毛泽东又邀王鹤滨进餐,王鹤滨就带儿子一起去了。毛泽东见了孩子,先打趣起孩子的爸爸:"王医生,很好嘛,你也当起妈妈来啦,身兼二职哟!"

  然后,毛泽东把脸转向孩子:"小娃娃,几岁啦?"王子冀怯生生地伸出四个手指头。"你妈妈呢?""妈妈上学去了。"王子冀开了口。"想妈妈吗?"毛泽东一边问话,一边给孩子搛菜。"想,想妈妈。"王子冀已经不再陌生。

  当毛泽东发现王子冀的眼睛总是瞟向那一小碟鲜亮的、红绿相间的炒辣椒时,来了兴趣:"啊,小家伙,你想吃炒辣子啦?这东西可好吃啦。"说着,就搛起一截红色的辣椒,在孩子的眼前晃了晃。

  王子冀刚要把嘴凑上去吃,被父亲拉开了:"主席,不要给他吃!"他觉得这辣椒大人都会辣出汗,孩子哪受得了,被辣得哇哇一闹,这顿饭就搅了。毛泽东见王鹤滨阻拦,就把辣椒放进自己嘴里,还做出很好吃的样子,王子冀口水都快给逗下来了。

  于是,毛泽东又搛了一截辣椒,送到孩子面前:"吃吧,可好吃啦,不要听爸爸的。"王鹤滨再次阻拦了毛泽东。王子冀很奇怪:伯伯说好吃,又那么好看的东西,爸爸为什么就是不让吃?

  辣椒还是让毛泽东自己吃了,但他带着批评的口吻说:"你让他吃嘛。怕什么?让他上上当。不要把孩子教育成那样,使他以为大人都是好人,大人也有坏人嘛!"

  关于吃辣椒,许多人都喜欢重复那段"革命性"的格言,甚至用辣椒和绍兴老酒,来比喻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性情。然而在孩子面前,辣椒,使毛泽东想到了培养孩子逆向思维的意识,以及认知世界的复杂性的问题。辣椒,真让毛泽东吃出了味道。

  邓颖超在电话中给周恩来唱《敖包相会》

  随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在北戴河27号别墅住的时间比较多的孩子,倒是邓颖超秘书张元的长女箫远音,她常和母亲陪伴邓颖超到北戴河度夏。那时的箫远音已经步入青年行列,加入了共青团。

  由于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又明白事理,特别是有一段萧远音的身体也不太好,休学了较长时间,就住在西花厅院内的家里,邓颖超和她碰面的机会很多,因此比较喜欢她,常把她带在身边。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邓颖超一直体弱多病,处于休养状态。自1950年代中期始,夏季中共领袖们多到北戴河办公后,邓颖超夏季也到北戴河避暑。有时,她先于周恩来到达北戴河。

  1958年夏季,邓颖超已经到北戴河好几天了,约定约后就到的周恩来,却迟迟没有到。原来突然有几件计划外的事要处理,他被绊在了北京不能马上脱身。每当这种时候,她就会对周恩来生出缕缕特别的思念,于是就每天往北京打一个电话。提起邓颖超给周恩来打电话,箫远音说:"邓妈妈有一绝,拨通电话,只要'喂'一声,就能听出周恩来的身体状况。有一次,我在邓妈妈身旁,刚听她'喂'完,就听她说:'你是不是感冒了?又咳嗽了吧?'我很惊讶,就问她:'怎么还没说话,您就知道伯伯感冒咳嗽啦?''只要一声,我就能听出来。'邓妈妈说。"

  那次在北戴河陪伴着邓颖超的箫远音,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就问邓颖超:"您是不是又想伯伯啦?""是啊,他怎么老不来呀。"

  箫远音似乎看出邓颖超不好直白地吐露思念的神情,就对邓颖超说:"您给伯伯唱首歌吧,一唱歌他就来了。""唱什么呢?"邓颖超问。"唱《敖包相会》。""我不会唱啊。""我教您唱。"

  就这样,箫远音教会了邓颖超《敖包相会》,还把"我等待着美丽姑娘呦",改成了"我等待着心上的人儿呦"。邓颖超很快就学会了,随之给周恩来打电话,唱了一曲《敖包相会》。

  周恩来听了很奇怪,说:"你什么时候学会了唱这首歌的?"邓颖超说:"大米(萧远音)在我这儿呐,她知道我想你了,就教我唱这首歌。她还说你听了以后,就该过来了。"

  陈毅钓鱼

  中南海以海命名,在这里面,自然就少不了和海相关的故事。中南海里鱼多,有鱼就有垂钓的趣事。

  刘少奇、朱德,都有在中南海垂钓的照片,但他们好像还称不上有此嗜好,只是偶尔换一种休息的方式。

  倒是中南海外的几位老帅,特别爱钓鱼。他们住得离中南海不远,中南海里又比较清净,就常常到中南海里来垂钓。住在国务院这边的孩子,看到来钓过鱼的老帅有聂荣臻、贺龙,还有叶剑英。

  聂荣臻来的次数多,钓鱼的水平也不错。他钓上来鱼也不拿走,而是摘下钩,把鱼又放回海里。钓鱼水平最高的,大概要算贺龙,他有时在钓完之后,也把鱼通通放掉。据陈晓鲁回忆,他父亲在中南海钓鱼的瘾头,还是被叶剑英勾起来的。有一次,叶剑英给陈毅带来好几条大鱼,说是在中南海里钓的。陈毅听说是中南海里钓的,顿时来了精神:"我也去钓他几条。"

  一个星期天早晨,他提着钓鱼竿儿就到海边钓鱼去了。但是陈晓鲁说他爸爸钓鱼的技术"实属下乘,主要是没那个耐心。"那天他去钓鱼,在一个地方坐了五分钟,见没鱼上钩,就说:"这个地方不行,恐怕没有鱼。"就换了个地方。约莫呆了十分钟,他又急了。"怎么还不上钩呢?"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他挪了四五处地方,还是一无所获。他终于不耐烦了,对司机李师傅说:"请你帮忙看着竿儿吧,我还是下棋去。"

  鱼没钓到,瘾却被勾起来了,有空儿不管钓得到钓不到,陈毅偶尔还是会到海边,端着竿儿坐上一阵。和陈珊珊同学的石小林回忆说:"有时陈毅钓鱼,我和陈珊珊就在旁边看。一次陈毅钓着一条大鱼,提了半天竿也提不上来。管船的老张头看见了,跳下海把鱼给抱上来了。陈毅看了看鼓动着鳃的大鱼,说放了吧,就又放回到海里去了。"

  中南海里的鱼有专人喂养,一般是不允许钓的,有一阵子为了强调这一点,管理人员就在海边插了一些写"禁止钓鱼"的牌子。但领导人偶尔为之的消遣,并不禁止。

  有一次,吴继光在海边玩,看见陈毅来钓鱼。陈毅走到海边,发现了一块写有"禁止钓鱼"的牌子,他自言自语:"禁止钓鱼,这就是说我不能钓鱼了?"旁边的人解释说:"别的人不能钓,您钓是可以的。"

  站在不远的吴继光听见陈毅闻此发了脾气:"不允许别人钓,那我怎么能钓呢!如果允许我钓,那别人也能钓!"于是,他把牌子拔了出来,扔到一边去了。

  (来源:《中华文摘》,原摘自《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中华文摘》:三成人“不幸”成为都市“负翁” (2004-01-30 10:29:44)
          《中华文摘》:素娃忆述:我爱上刘晓庆的男友 (2004-01-26 17:38:55)
          《中华文摘》:那里的人智慧而脆弱 我的生死北大 (2004-01-13 15:50:36)
          《中华文摘》:和毛主席等中央首长跳舞的日子 (2003-12-26 01:04:14)
          《中华文摘》:蔡国庆与瑞士女友的异国情缘 (2003-12-18 09:21:48)
          《中华文摘》:中国矢志造核弹 苏联欲夺控制权 (2003-12-17 14:11:30)
          《中华文摘》文章:中国公务员制度 风雨十年路 (2003-12-15 15:11:16)
          《中华文摘》文章:奇趣斑斓的欧洲饮食文化 (2003-11-27 12:33:45)
          《中华文摘》: 办公室中的生存艺术(附20点建议) (2003-11-26 09:40:01)
          《中华文摘》文章:陈冲:两段婚姻两种感受(图) (2003-11-26 09:32:04)
          《中华文摘》文章:七大致富要领造就最富有的人 (2003-11-25 10:27:05)
          中华文摘:“文革”后期被关押的干部是如何解放的 (2003-11-25 10:20:35)
          经历风雨成为伟大女性——邓颖超的光辉人生轨迹 (2004-02-04 09:22:08)
          邓颖超生前曾致信中共中央 对身后事提七点要求 (2004-02-04 09:07:48)
          周恩来故乡淮安举行系列活动纪念邓颖超百年诞辰 (2004-02-03 14:27:16)
          西花厅居室摆设在天津展出 纪念邓颖超百年诞辰 (2004-02-03 11:12:48)
          展现伟人情愫 电视纪录片《邓颖超》在北京首映 (2004-02-01 13:40:58)
          图文:纪念邓颖超诞辰百年 纪录片《邓颖超》首映 (2004-01-29 14:16:43)
          中国将发行《邓颖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 (2004-01-06 17:09:00)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