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01日 星期一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中新百货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首席科家家欧阳自远:中国探月工程大有“新意”

2004年03月01日 10:51

  中新网3月1日电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探月的四大科学目标与其他国家的月球探测目标相比有很多“新意”。

  中国探月计划的第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2月25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作为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参与了探月工程的酝酿和论证,并具体设计了月球探测的四项科学目标和载荷配置等。

  25日启动的中国探月工程已比美俄两国晚了40多年。除了这两天航天强国外,日本和欧洲等也都已进行了相关的探测活动。

  据欧阳院士介绍,中国的月球探测在不完全得重复其他空间国家已做过的工作外,还拥有一些特色和新意。

  他说,首先要为月球画像,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虽然别的国家已做过类似工作,但图像中却存在很多空白区,而中国探月工程则要让环月卫星完全覆盖全部月球,包括人类探月活动从没涉足的南北极部分区域。

  欧阳院士说,第二点新意则是对月球上元素探测范围的扩大。他介绍说,以前美国曾对月球上5种有用元素做过分布规律与含量的探测,这次中国探月活动希望将元素探测范围扩大到14种元素,对月球的一些有用资源进行更为全面的前景评估。

  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三点特色或新意则表现在探测月球表层土壤厚度上。据悉,这是国际上第一次进行全月球的月壤厚度探测。在获取厚度数据后,再根据模型估算出月球表面氦3的含量和分布。

  欧阳院士说,氦3是今后重要能源之一,所以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另外,中国探月工程还将研究地——月空间环境,欧阳院士说,“这对于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探月工程中还有些科学目标是在重复以前别人已做过的工作,对此欧阳院士解释说,目前各国的探月成果资料虽然是公开的,但很多核心和原始的数据中国却是拿不到了,这就必须要求有一些重复。

  人类的探月活动从1958年开始,1969年阿波罗号的登月更是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从1994年至今,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印度更明确表示,将在2005年独立发射小型无人月球卫星,2008年向月球发射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月球飞船一号”。而美国总统布什也于年初宣布“太空计划”,其中包括航天员重返月球的计划。(据新京报欧阳自远访谈录整理)

 
编辑:金秋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