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10日 星期三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中新百货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第171期:人权入宪(目录/图)

2004年03月10日 15:55


2004年3月15日出版(总第171期)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2004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温家宝总理用一个半小时读完了16000多字的报告。媒体统计的结果是,他共赢得在场者的16次掌声。在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为新一届政府定位——对于温家宝所领导的新一届政府而言,建设一个现代法治政府,建设一个更为全面、均衡、公平发展的国家,或许是一个比实现更高GDP增幅更为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从当天下午3点开始,对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在内的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对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表决被安排在了最后一项。即将进行的这次修宪,在保护人权方面,迈出的步伐最大。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9个字,初步理顺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而执政党提出的“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方针,正在将人权的宪法原则落到实处。

  至此,“人权”一词从被舶来中国,到写入宪法,已历经百年沧桑。

  但要让它从宪法贯彻到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政府行为,从纸面落实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权益,使其成为政府不可侵犯的红线和公民的护身符,同样还需要艰难的努力。无论如何,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信心和力量的起点。

  随着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和民众参政热情的提高,人们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把自己的呼声和建言反映到决策层。而人民代表大会,无疑是人民意见有序表达的最佳制度途径。但是,人民代表如何代表人民呢?在本次两会前夕,一些人大代表开始积极探索沟通民意的途径,并且建议设立更为制度性的渠道。

  两个月前,民主党挑战布什还是一个遥远的梦幻。但是,民主党预选开场后,峰回路转,这个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截至3月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今日美国报》和盖洛普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克里和布什的支持率分别是52%和44%。

  这种戏剧性的逆转,在美国现代总统政治中,几十年中也难得一见。正是布什造就了自己的对手。

  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国际收支巨大的顺差,备受争议的汇率制度,资本市场的“请进来”和“走出去”,外汇储备史无前例的注资国有商业银行……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郭树清,正是这些重要经济事件的“操盘者”。从2001年4月担任现在的职务以来,这位年轻的局长一直是一个焦点人物,从他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关于外汇的政策,无不牵动着海内外亿万人的神经。请看本期中国《新闻周刊》对郭树清的专访。

  小资遗风还未散尽,“小私”业已到来。环顾一下身旁,私人保姆、私人律师、私人医生、私人美容师、私人秘书、私人生活顾问、私人……你会发现,原来许多人已经在过着“小私”生活了。

  “小私”,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主张。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繁忙而不得不雇佣私人保姆的话,那他就不算“小私”;真正的“小私”们,并不一定繁忙,但就是需要私人保姆来照顾自己,原来,他们更在乎的是个中的格调。

  本期中国《新闻周刊》专题讲述的是关于“小私”的话题。

  附本期中国《新闻周刊》目录:

  时事新动

  温总理报告:定位新一届政府…………………………………16

  封面故事

  人权入宪………………………………………………………………20

  以宪法保护人权的重大一步…………………………………21

  “人权”入宪百年大脉络……………………………………25

  让“人权”之光普照每一位公民…………………………28

  特别报道

  人民代表如何代表人民…………………………………………30

  社 会

  一位老干部的18年冤案…………………………………………34

  天 下

  布什造就了自己的对手…………………………………………38

  “挑战者”克里:以政治为职业……………………………40

  新闻人物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

  人民币升贬都有可能………………………………………………44

  商 业

  负利率时代,百姓存款流向何方?……………………………46

  陈久霖:让海外国资“疯狂”增值……………………………48

  专 题

  “小私”登场…………………………………………………………50

  “小私”服务的篱笆墙…………………………………………53

  一个敬业的私人教练…………………………………………54

  新个人主义的倡导者…………………………………………55

  科 技

  生命交流于宇宙间…………………………………………………56

  电 影

  《魔戒》:海市蜃楼般的乡愁……………………………………58

  电 视

  一封优美的致现代都市生活的情书…………………………60

  体 育

  当恐韩成为一种态度………………………………………………62

  专 栏

  大学校长的应有之义………………………………………………64

  正义的信仰基础……………………………………………………65

 
编辑:李燕

相关报道:中国新闻周刊:席卷全球“精子危机”已然来临 (2004-03-09 10:43:15)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男篮首位外教产生始末 (2004-03-08 14:31:46)
          中国《新闻周刊》:刚刚暴发尚不知节制的娱乐圈 (2004-03-08 09:58:22)
          中国《新闻周刊》:黄健中回应“录音带”事件 (2004-03-08 09:56:07)
          中国《新闻周刊》:张钰:圈里的人“各取所需” (2004-03-08 09:52:55)
          中国《新闻周刊》:生存在演艺圈的女孩们 (2004-03-08 09:49:16)
          中国《新闻周刊》:魔鬼行业我们准备好了 (2004-03-08 09:46:07)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演艺圈的隐秘交易 (2004-03-08 09:43:40)
          中国《新闻周刊》:城市浮华病与“政绩冲动” (2004-03-08 09:02:31)
          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李文:我愿意做那个傻瓜 (2004-03-03 11:47:17)
          新闻周刊:香港廉政公署30年,一部反腐经典教材 (2004-03-02 10:22:20)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形形色色的网婚规矩 (2004-03-01 09:01:07)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网上成婚”的是与非 (2004-03-01 08:58:00)
          中国《新闻周刊》:10万人参与 网婚渐成气候 (2004-03-01 08:55:13)
          中国《新闻周刊》:谁操控了京城地产(图/目录) (2004-02-25 16:22:56)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