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21日 星期日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突破70多项关键技术

2004年03月19日 06:58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八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迄今共突破和掌握七十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了一百多项科学应用研究,创造了一百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带动相关科技的发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的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承担,该部向中科院二00四年度工作会议提供的交流材料中透露出上述信息。

  据介绍,一九九九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完成二十七项任务,共有两百四十三台次有效载荷设备先后参加“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和在轨试验,在轨运行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五八,地面应用中心的跟踪接收、监控管理、预处理等系统全部实现无故障运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通过任务实施,突破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神舟”三号搭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继美国发射的MODIS-N之后进入空间的第二台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其图像质量清晰、光谱分辨率好,成果已开展试验性应用研究,标志着中国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地球环境监测系统的三台高精度环境测量设备是中国首次进行的地球环境重要参数绝对量监测,测量结果与国际探测数据吻合,得到国际认同。

  “神舟”四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在轨运行取得大量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数据,一举试验成功微波辐射计、微波高度计和微波散射计,使中国空间遥感技术获重要突破。同时,精密定轨达到低轨道空间飞行器全球定轨精度径向两米的高水平。

  空间科学方面,液滴热毛细迁移的空间实验和理论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空间环境探测方面,细胞培养、细胞电融合、蛋白结晶、空间生物效应、空间金属等取得丰硕成果;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准确预报了对飞船发射有危害的流星暴事件和其他灾害性空间环境状态,保障了飞船和航天员的安全。完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