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22日 星期一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学者座谈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60周年

2004年03月22日 15:32

  中新网3月22日电 今年又是农历甲申年。据北京日报报道,为纪念郭沫若先生《甲申三百年祭》发表6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郭沫若纪念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近日在郭沫若故居召开座谈会,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参加会议。

  60年前,正值明朝灭亡300周年,郭沫若为总结历史教训,写下长篇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这篇17000字的长文揭示了明末政治的腐败,同时也描述了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旧制建起新朝后又很快归于失败的史实。

  194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把《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党内整风的文件。

  报道指出,力戒骄傲和腐败并非郭沫若这篇史论的全部内涵,但这一方面的意义几十年来一直是最受关注的。文章所涉及的其他问题至今也仍有学术意义和鲜活的生命力。

  座谈会后,郭沫若纪念馆展示了郭沫若1944年春从事李自成研究的部分珍贵手迹。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征引最多的史籍为《明史·李自成传记》、《剿闯小史》、《明季北略》、《明亡述略》和《烈皇小识》。在抗战陪都重庆,囿于图书资料匮乏,郭沫若在查阅上述史书时,首先作了数万字的抄录,或通篇抄写,或重点摘录。这些郭沫若的亲手笔录,历经60春秋,首次向与会学者展示。所用稿纸是用粗糙的土制纸印制而成,凸显出战时生活的清苦。然而笔迹修整秀雅,行间加有朱批。不少朱批可以与《甲申三百年祭》中的论述相呼应。(文舟)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60年余波不平:甲申年再看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2004-03-10 14:18:48)
          温家宝: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2004-03-14 17:24:39)
          温家宝强调反腐要抓三件事 要勇往直前永不动摇 (2004-03-14 18:33:58)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