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26日 星期五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农民增收“加减乘除”新解 提供切实可行思路

2004年03月26日 10:14

  中新网3月26日电 人民日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今年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怎样让“高含金量”的1号文件有效落实,怎样才能切实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发表了真知灼见,其中之一就是农民增收要做好“加减乘除”。

  加法就是增加投入。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条件和水平还很落后,农民的素质也亟需提高,这些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硬件”。硬件不硬,农村长期、稳定地发展就很难实现。有了资金投入,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必须跟上,从制度上确保这些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还要增加农民的增收渠道,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拓宽农村内部的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减法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一些同志反映,目前在基层一些地方,伤农现象仍时有发生,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国家优惠政策出台不少,但是农民兜里的钱却依然存不住,总被一些杂七杂八却又看似说得过去的收费掏了出来。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得好:“这种现象必须彻底根治,国家的各项农业优惠政策,地方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乘法就是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用市场之手激活农村各种资源,使农业走上大市场,实现效益倍增。科技就是生产力。没有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农业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要“土里刨金”也无从谈起。要在农村建立长效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帮助农民掌握科技这个强有力的武器。产业雷同、特色不够是不少农村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迈开大步。一位代表说,调整的秘诀是八个字:“因地制宜、面向市场。”

  除法通俗地说,就是要让农村不再是农村,让农民不再是农民。如今,“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已经是一个广泛共识。中国经济总量已有大幅跃升,但农村人口众多,人均GDP水平还比较低。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必由之路。小城镇建设应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文章最后称,现在各项政策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在这方面农民增收的“加减乘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赵亚辉)

 
编辑:闻育旻

更多精彩经济新闻:中新财经频道

          国家林业局确定今年为促进农民增收办好十件实事 (2004-03-22 08:40:12)
          北京财政部门安排逾13亿资金帮助京郊农民增收 (2004-03-17 17:55:02)
          做好农民增收大文章——泾川推进农业发展侧记 (2004-03-15 10:29:31)
          两会人物:每个农民增收百元 王鸿举“一诺百金” (2004-03-10 13:44:24)
          甘肃全国政协委员谈农民增收:用加减法充实钱袋子 (2004-03-10 11:19:01)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