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4月19日 星期一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短 信 | 图片库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经资讯 | 广告服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通讯:品“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家居风情

2004年04月19日 15:49

  中新社苏州四月十八日电题:品“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家居风情

                     作者姚静

  现代的城市人,已经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匆匆的脚步,也早早地久违了外婆说的那些“在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故事,正值周庄旅游艺术节在今天开幕,期间将推出“过一天周庄人生活”活动,于是,游客们可以入住民居客栈,在宁静、古朴、典雅的古宅中领略千年古镇的家居情调,在“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中追寻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真实地体验周庄人的生活习俗。

           体验周庄人的劳动生活

  在导游小姐的指引下,笔者跟随来到了贞丰街,如果要当一回周庄人,就可以入住这里的民居客栈---贞丰人家,跨过高高的古式门槛入内,只见明清时期的房屋古色古香,房间的摆设也是明清的,雕花木床,夏布蚊帐、蓝印花床被、朴拙典雅。据介绍,贞丰街是周庄的文化街,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传统民俗手工艺表演,游客即可观赏又可亲临操作。

  果然,沿着贞丰街往北走,只见张记铁铺、万三酒铺、中药铺、陶土作坊、圆木铺、草艺铺等一家家古意盎然的店铺映入眼帘,在这里,打铁、匝桶、剪纸、面塑、泥人、纺纱、织布、篾竹、草编、刺绣等民俗手工艺表演向游客打开了一部活的周庄民俗史教科书,游客们拙劣的手艺显然无法与老师傅们媲美,但跃跃欲试的人们仍饶有兴趣地跟着师傅学艺,体验古镇人的劳动生活。

          体验周庄人的休闲生活

  劳作了一天,闲来周庄人都喜欢吃茶,特别是“阿婆茶”,旧时,六七十岁的妇女常聚在一起吃茶,故称“阿婆茶”。现在,男女老少,围坐一席,一壶清茶数茶盅,几碟茶点悠哉游哉,议天气农时,论世面行情,谈邻里婚丧,说朝野逸事,海阔天空,兴尽而散,吃“阿婆茶”的习俗盛传至今。据导游说,喝“阿婆茶”现在还延伸出新的形式与意蕴,如到“三毛茶楼”饮“阿婆茶”,正说着眼前已经出现了它的身影,原来从贞丰人家到三毛茶楼也就几十步路,这是一间不算太大的店铺,和那些手工艺店铺比邻着沿河而居,里面摆放着几张茶桌,桌上摆着特色的陶瓷茶具,墙上挂着的是著名作家三毛来此游历时与店老板的合影,看着茶楼内人们惬意地品茗神聊,仿佛走入了周庄人的生活场景,融入静谧的古镇情调之中,沉醉在古镇悠远历史岁月之中,忘却了大都市的喧哗和烦恼,仿佛恍然隔世,令人回到了似曾相似的从前。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则更乐于到热闹的地方去“轧闹猛”(看热闹的意思),在古镇全福南路的摇花篮、打连厢、秧歌舞、筷子舞、舞龙舞狮、三百六十行巡游等民俗表演足以让他们乐上一阵。

             体验周庄人的夜间生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时的古镇周庄很文静,潮水般的游客已经退去了,没有了白天的喧闹,也没有了摩肩接踵的拥挤,周庄恢复了原来的本色,静谧地仿佛羞涩的少女。走在青石条铺就的小路上,曲巷幽深,看着斑驳的老墙,又似乎是一位历经千年沧桑的老者在与我同行。古镇之夜,天上的星光闪闪,彩灯摇曳,两者交相辉映,使人如梦如幻,流连忘返。

  走在沿河的路上,河边古树散发的清香和岸上窗棂里飘出的饭香混在一起,在空气中弥漫,河边的许多酒家挂着红红的灯笼和各色的酒幌,给此时的周庄添上了几分雅致。走着走着,时不时还会有船家摇着橹,在船头轻唱着江南特有的小调,使人不自主的跟着哼了起来,梦,似乎正越来越近!

 
编辑:孙何璞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