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备战奥运中国男篮争分夺秒 攻坚阶段已有6大进步

2004年07月28日 14:59

  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劲体育》报道,本月29日,中国男篮就将奔赴贝尔格莱德,参加奥运会前的最后一次正式热身赛,屈指算来,距离奥运战幕拉开仅半月有余,中国男篮的备战也进入了争分夺秒的攻坚阶段。

  半年来两位外教和中方教练组呕心沥血,队员们挥汗如雨,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从三月份就跟踪男篮进行调研的唐煜章先生通过训练和热身赛的大量数据分析,总结出中国男篮的“六大进步”。

  第一、建立了完成的进攻和防守体系。主要战术和特殊打法多达20多套,对手的任何攻防变化,中国男篮都能及时应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过去“突然窒息”式的危机发生。

  第二、全队战术意识和对抗精神普遍提高,基本形成连续穿插、掩护和多点进攻的风格和特点。大大改变了过去站着打球和退守缓慢的习惯。

  第三、充分利用姚明的身高和技术优势形成多种有效战术,姚明每次上场30分钟,得分都能达到30分以上。很多媒体甚至误解为“中国男篮是不是太依赖姚明了?”而过去媒体的批评是“我们有姚明却无法让他发挥作用!”

  第四、整体作战的指导思想很好体现。姚明和巴特尔都能为队友助攻和策应,只要有机会,队员们都敢果断进攻,陈可、易建联等新人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不再打“哑巴”篮球,或者是让后卫一个人喊破嗓子,全队互相呼应、场上场下互相呼应已经成为习惯。大大提高了战术运用的针对性和应变能力。

  第六、基本确立了首发阵容和内外线替补顺序,使队员在比赛中任务明确,不会因为换人出现大的实力波动。其中首发阵容为:姚明、易建联、朱芳雨、李楠和刘炜。内线替补为巴特尔、莫科,锋线为杜锋、张劲松和陈可,后卫为郭士强和张云松。其中,李楠、杜锋、张劲松、郭士强可锋可卫,增加了用兵的灵活性。

  当然,在热身赛中中国男篮还暴露了很多不足:拼抢篮板球、控制失误次数,快攻中的传接球、和一流强敌的身体对抗能力,这些都是美国集训和“四国赛”之后特别需要解决的。


 
编辑:李静

专题网站:2004雅典奥运会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