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官方媒体赞中国政府在调控中显现非凡的执政能力

2004年07月29日 07:08

  中新网7月29日电 新华网28日刊登长篇述评文章称赞中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显现出“非凡的执政能力”。

  文章称,从2003年酝酿实施,到今年上半年强力推行,再到初现成效,新一轮宏观调控给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大势奠定了健康前行基础。

  文章将这一轮宏观调控称为“预防性调控”。经济专家张燕生研究员说,“对习惯了治理性调控的人来说,预防性调控无疑是一次崭新的命题。”“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在经济尚未全面过热、通货膨胀尚未发生之时予以遏制,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也极大降低了宏观调控成本。”

  文章坦称,中国政府本轮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复杂形势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与以往出现的投资、消费双膨胀不同,这次主要是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低迷。因此,调控既要抑制可能的通货膨胀,又要避免通缩压力增大。同时,与经济全面过热不同,此次是局部过热,是结构性过热;一些行业过热的同时,一些行业和领域却严重偏冷;煤电油运持续紧张。

  文章称,中国政府的调控手法“让人称道”。多位经济专家同样的总结到,单纯的行政命令式治理方式正在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对症下药的多种调控手法并进。

  文章认为,正是依靠这种适应新形势的调控手段,不仅保证了调控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更显现了政府与时俱进的经济驾驭能力。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