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百余学者联名签署呼吁书 支持殷墟申报世遗

2004年07月30日 14:19

  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2004年安阳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百余名来自海内外的殷商文化研究专家于29日联合签署呼吁书,支持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东方馆馆长杨晓能博士说:“商文化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中国第一个文明社会,其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完整性。具备了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准,因此殷商文化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东方文明体系的开端。”

  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幷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约公元前1300-1046年),殷墟发掘七十多年来,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文、规模宏大的宫殿宗庙基址、气势雄伟的商代王陵、数量众多的墓葬、房址、手工作坊遗址,以及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陶器等,这些发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文明,乃至世界古代文明的珍贵史料。

  近年来殷墟考古又屡有重大发现,特别是1999年洹北商城的发现更是震惊了世界学术界。作为商代中期都城遗址,洹北商城的发现使后来殷墟的发展具有了历史的延续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先秦夏商周三代,夏和西周都未发现王陵,西周王宫宫室建筑尚有待确定,夏代成系统的文字也还没有发现。三代都城考古发现的比较更凸现了殷墟之可贵。”

  针对殷墟展示的仿制品过多、实物较少的不足,来自台湾的学者朱歧祥先生说:“殷墟的发掘源于甲骨文的发现。没有甲骨殷墟就是一个空壳;而没有甲骨文的研究,甲骨也是一个空壳。”

  因此,他提出应当将殷墟建设成为全世界甲骨文的展示中心,成为世界了解和研究殷商文化必到的地方。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甲骨文专家戴明德教授说:“我对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表示衷心地支持。作为一个外国人,在我看来,这个计划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会激发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支持和爱护,这才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