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奥运探营:中国女乒分组对抗赛模拟奥运气氛

2004年07月31日 15:56

  中新社正定七月三十日电 (记者 王欢)九点刚过,河北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女队训练馆里,平日四张球台一组的布局今天换成了由挡板围成的两张中心球台,“噪音”广播也难得安静了一回,回响在训练馆里的是此起彼伏的鼓掌和叫好声。今天是中国乒乓球女队分组对抗比赛的日子,四名奥运选手不仅要接受轮番挑战,比赛的氛围也都充分模拟奥运会。

  按照教练组的布置,王楠、张怡宁、牛剑锋、郭跃四人要先后与削球、长胶、男队员、反胶等组别的选手较量,每次只打一局,一天下来一共要经历六十四局比赛,这种车轮战的运动量也着实不小。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一分,但要求运动员必须马上进入状态、适应对手。

  主力队员在今天的比赛中备受冷落。当陪练队员得分时,全队为其鼓掌叫好;而主力选手获胜却“无人问津”,惟有四个人互相鼓劲儿。

  针对打削球战绩不佳的状况,中国女乒在备战中着力加重了对付削球的训练。今天的对抗赛也不例外,规定有削球选手出场的比赛都使用轮换发球法,主力队员必须在十二板内结束战斗,就是为了应对国外一些削球手可能有意拖延时间,将比赛带入轮换发球制的状况而特意安排的。每个发球开始后,都有队员大声念“一、二、三……”数着回合数,又使比赛增加了几分紧张气氛。

  从比分来看,还是不受“关注”的主力队员更胜一筹,经受住了考验。

  今天的安排不仅在比赛中处处与主力队员“过不去”,就连比赛时间也较上了劲儿。中午吃过饭,四名奥运选手经过短暂休息,就被汽车拉出基地兜了半个小时,回来直接参加下午的比赛。女队教练乔晓卫告诉记者,奥运会时运动员驻扎的奥运村距离乒乓球比赛场地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今天这些安排目的就是要让队员们提早适应雅典奥运会的节奏。


 
编辑:孙何璞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