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军报介绍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

2004年08月19日 14:47

  中新网8月19日电 中国国防报今天刊载军事科学院袁德金、马德宝撰写的长文,介绍邓小平对新时期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

  文章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大转折、美苏等诸多国家仍忙于冷战对抗之时,邓小平以一个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敏锐地捕捉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及时调整了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从方方面面进行拨乱反正。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他毅然决定,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由“盘马弯弓”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大力推进精简整编,努力探索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由此为起点,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形成了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

  一,高瞻远瞩,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1981年,邓小平在认真分析国际战略形势的新特点后指出,“我看大仗几年打不起来,不要搞那些人为的紧张。美苏两霸在战争问题上,谁也不敢先发动。我们不要自己吓唬自己,造成人为的紧张。”1984年召开的军委座谈会上,邓小平更明确指出:“仗打不起来这个话,我们多次讲过。过去讲10年,现在过了几年,还可以说10年。”

  基于这些判断,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开始酝酿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并着手推进军队的精简整编。

  1985年5月,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实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和贯彻中国政府减少军队员额一百万的战略决策,研究制定落实这一决策的措施和步骤。会上,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了变化,对外政策也有了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此次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正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央军委适时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从临战应急状态转向相对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从而较早主动地走出了冷战的阴影,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赢得了主动,争取了宝贵时间,也使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二,统揽时局,明确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针原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0多年间,邓小平不仅使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而且还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

  ——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把现代化作为国防建设的根本目标。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一是减少军队员额服从经济建设。二是积极参加支援国家建设。三是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

  三,科学决断,推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举措

  邓小平根据中国的实际,结合世界各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普遍规律,推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坚持战斗力标准,压缩数量,提高质量。

  ——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国防科技水平。

  ——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也为中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袁德金、马德宝)


 
  打印稿件
健康指南

- 著名专家座谈高血压
- 咳喘一贴灵!
- 痛风患者的福音!
- 中医治肿瘤,取得新突破!

商务指南
- 04年怎样投资稳赚大钱
- 90个好项目赚钱就是快!
- 不怕不赚钱就怕不点击!!
- 1-6万元 投资好项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