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邦交国”为何纷纷抛弃台湾?

2004年08月19日 15:00

  7月初,多米尼加参议院前议长阿布格耶格透露,有关多米尼加与台“断交”传闻属实,多国总统费南德斯8月就任后将向中国靠拢;7月29日,非洲“邦交国”乍得与台关系生变;即将于9月1日宣誓就职的巴拿马新当选总统马丁·托里霍斯明确表示“考虑与中国建交”……

  维持一定数目的“邦交国”,是台当局确保“中华民国”所谓“国际法人资格”的重要手法之一。尽管陈水扁甘当“撒财童子”,四处“巩固邦交”,但“邦交国”越来越少,“断交”传闻频传,“台独”空间越来越小。

  陈水扁甘当“撒财童子”

  台当局维系“邦交国”最主要的手法,首推金钱魔棒。虽说台当局“买外交”花了多少钱,谁也搞不清,但从岛内外媒体透露的情况看,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李登辉时期,“金钱外交”盛行,对“邦交国”几乎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1999年,台当局与面积只有45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万的帕劳“建交”,价码高达6000万美元,帕劳人均可得3000美元。小小的帕劳尚且如此,与稍大一点的国家“建交”,或维持与较重要“邦交国”的关系,花销自可以想见。

  1997年9月,台当局负责对外经贸援助的外围组织“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宣布,116亿新台币的基金所剩无几,为拉拢“邦交国”,需要重新编列184亿的预算。1997年李登辉赴巴拿马参加运河会议,开销高达200亿新台币。

  陈水扁上台后,为扩大日益缩小的“台独”空间,以所谓“外交突破”转移岛内民众视线,稳定岛内民心,台当局更是挖空心思“巩固邦交”,“金钱外交”的手法与李登辉时期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手法之一是增加高层“出访”的频率。陈水扁前后4次、吕秀莲多次,跑到拉丁美洲、非洲“邦交国”活动,每一次“出访”无不是金钱开道。岛内媒体干脆把陈水扁比作“散财童子”,把台湾视为“邦交国的提款机”。2001年陈水扁中美洲与非洲6国行,花3.5亿美元,换回两只肥羊和一枚不值钱的勋章。其中,以3600万美元换取巴拿马的接待。2003年陈水扁巴拿马之行,为享受高规格接待,开销高达1700万美元。尤其是今年陈水扁上台以来,陈水扁、吕秀莲、台“行政院长”游锡堃、“立法院长”王金平等人密集赴中美洲活动,要花台湾多少钱,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手法之二是增加“经济援助”的力度。2002年台湾向哥斯达黎加资助近8000万美元,用于建桥和修路。向萨尔瓦多赠送290万美元。台当局捐赠400万美元给巴拿马政府购置旧银行建筑,改建成外交部新办公大楼。对非洲塞内加尔,仅“促进塞国经社发展五年(2001-2005年)合作协定”一项,每年援助额就高达1000万美元。

  手法之三是“捐助”近3亿美元成立“中美洲经济发展基金”,每年向中美洲提供2000万美元的基本费用等。

  手法之四是直接向中美洲七国外交部员工发工资。据哥斯达黎加《国家报》报道,台当局实施对中美洲7国外交部的资助计划,通过“中美洲一体化体系”来运作;在过去6年里,台当局共注入资金3210万美元,由7国外交部分配。其中,“哥斯达黎加对外政策发展协会”得到480万美元,哥国外交部每月用1.5万美元支付21名员工的薪水,另外7000美元用于补贴其他13人的工资。

  台面临第三次“断交”危机

  尽管台当局千方百计巩固“邦交”,但台湾仍不断经历“断交”危机。自1971年联合国安理会驱逐台当局代表、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后,台湾经历第一次“断交危机”,“邦交国”迅速减少,至1988年只剩下22个。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依靠巨额外汇存底,推行所谓“务实外交”、“弹性外交”,“邦交国”数目在1991年增加到29个。但好景不长,台湾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很快陷入第二次“断交危机”,失去新加坡、韩国、沙特阿拉伯、南非等重要“邦交国”。此后,台湾的“友邦”集中在拉美、非洲、大洋洲,这些国家面积小、人口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因而被称为“小儿科”。

  陈水扁上台后,虽大搞所谓“烽火外交”,但不断没有捞上多少“邦交国”,反而先后丢掉马其顿、利比里亚、瑙鲁、多米尼克。2004年陈水扁以卑鄙手段连任后,与拉丁美洲“邦交重镇”“关系生变”的传言不断,台当局面临第三次“断交危机”。

  即将于9月1日宣誓就职的巴拿马新当选总统马丁·托里霍斯在大选中明确表示“考虑与中国建交”。岛内媒体分析,巴拿马与中国大陆关系发展很快,中巴“正在商讨建交议题”。

  据台《联合晚报》报道,萨尔瓦多执政党民族主义共和联盟中有不少人主张与台“断交”、与中国建交,这势必影响到新总统安东尼奥·萨卡的决策。萨尔瓦多在中美国国家议会的代表奇卡斯表示:“我们希望与中国政府建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上的正常关系,因为这样会使我们双方都受益”。

  6月1日,巴拉圭总统杜瓦德宣布,由于“南美洲共同市场”整体的经济考虑,他不排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可能。

  7月初,赴台活动的多米尼加参议院前议长阿布格耶格透露,有关多米尼加与台“断交”传闻属实,多国总统费南德斯8月就任后将向中国靠拢。

  7月29日,岛内媒体透露,非洲“邦交国”乍得与台关系生变。

  冤大头难改国际大趋势

  应该说,台当局没少当冤大头,但为什么这些“邦交国”还是不买陈水扁的帐,要与台湾“断交”呢?这其中,不排除有些国家以“断交”威胁台当局,敲诈台当局。但仔细分析,个中原因就相当清楚。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提高,而台湾不断经济衰退,国际影响更是无法与中国大陆相提并论。

  最直接的原因是,中美洲、非洲国家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巴拿马为例,该国人口不到300万,国内市场很小,经济支柱是巴拿马运河。在过去10年中,中国大陆在巴拿马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远洋公司在巴拿马影响相当大,是巴拿马运河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使用国,每年光是缴纳的过河费就超过2000万美元。

  受台湾海峡两岸实力对比和国际大背景的影响,不少在换届选举中走马上任的非洲及中美洲新领导人意识到: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建交有利于他们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这些国家的长远利益。

  岛内舆论分析,尽管台当局全力“巩固邦交”,但一些国家与台湾“断交”只不过是迟早的事,台当局是阻挡不了的。

  来源:华夏经纬网 作者:徐松涛


 
编辑:秦欣
 :::相关报道:::  

“过境”礼遇下降 台报:台当局“外交”遭遇瓶颈 (2004-08-19)
扁未放弃“过境”美东机会 日本加油已困难重重 (2004-08-17)
据传陈水扁拟“过境”日本 台当局“没有评论” (2004-08-16)
台当局称陈水扁在美“纯过境”排除美东可能西移 (2004-08-11)
据称应因美国大选 陈水扁“过境”将避开东岸 (2004-08-04)
美媒体猜测陈致中加州读书或成扁“过境”借口 (2004-07-27)
台当局欲再对美展开“过境外交” 陈水扁等出马 (2004-07-24)
台当局高层频搞“出访” “过境”美国成重点 (2004-06-29)
专家:吕秀莲“过境”美国是中美关系的新观察点 (2004-05-29) “金钱外交”强化“邦交” 吕扁谋先后“出访” (2004-05-21)
据称台当局买与基里巴斯“邦交”每年800万美元 (2004-02-16)
为固“邦交”台“外长”率团访南太平洋“友邦” (2004-01-08)
台当局与“邦交国”搞关系 “援外”贷款变呆帐 (2003-10-29)


 
  打印稿件
健康指南

- 著名专家座谈高血压
- 咳喘一贴灵!
- 痛风患者的福音!
- 中医治肿瘤,取得新突破!

商务指南
- 04年怎样投资稳赚大钱
- 90个好项目赚钱就是快!
- 不怕不赚钱就怕不点击!!
- 1-6万元 投资好项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