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发展探寻“高效、生态”之路(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黄三角”发展探寻“高效、生态”之路(2)

2010年07月07日 10: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产业成就新未来

  在黄三角的开发过程中有这样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没有林立的烟囱、巨大的厂房,也没有轰隆隆的机器,但它们却引领着黄三角地区的发展方向,它们的兴与荣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与败。它们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在东营有一个处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生态谷”,这便是一个集研发创新、孵化创业、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产业技术研发区。

  这个坐落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内的“生态谷”项目自2008年下半年正式动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1.5亿元,首期建设的4.2万平方米企业技术研发总部一期工程全面完工,10栋单体研发楼达到入驻条件,部分已经启用。园区目前已有22家企业的研发机构及部分海外博士创新团队签署入驻协议。东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的姜涛局长介绍,“生态谷”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入园研发机构达到30家以上、在孵企业100家以上。

  在东营市发展规划中,东营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和广饶海滨项目区共同构成了东营经济的高端产业区,2010年,这里将重点推进生态工业园、软件园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强力突破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新能源三大产业,加快推进高速火车轮、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功率半导体、太阳能光伏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区域高端产业龙头。

  滨州市政府为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专门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在滨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着重强调了滨州市八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船舶、节能环保、海洋工程装备和工业设计。

  在扶持政策上,滨州市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财政投入。2010到2012年,每年市级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加大对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对开发的核心技术取得专利、成果实现产业化、市场前景好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重点支持。除此之外,还对新兴技术企业施行了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记者在滨州采访时,当地政府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刚刚结束对滨州的调研工作,其此次之行正是来滨州指导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在建设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中,生态农业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滨州正是结合当地的土地资源特点和产业特色,突出高效生态和科技引领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伴随着黄三角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区域内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

  滨化股份在40年的发展中已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循环经济之路,到2009年,公司比2005年已累计实现产品节能量14万吨标准煤,完成“十一五”下发节能目标的2.5倍;烧碱综合能耗列全国同行首位,环氧丙烷综合能耗列全国第三位。排放上,每年比二级标准减排COD281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硫1292吨。而废渣被用作生产建筑标准砖,每年减少废渣排放36.8万吨,节省的土壤相当于每天节约一亩耕地。“我们的低碳经济已经在路上了,在低碳这条路上,未来也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公司董事长张忠正表示。

  华鲁恒升则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走好高效生态的发展之路。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建设60万吨醋酸项目,同时增加合成氨产能34.5万吨,预计将在2012年建成投产。项目完成以后,公司醋酸产能将达到80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将增加到90万吨,公司基于先进粉煤浆气化技术的一体化优势将得以更为明显的体现。

  区域内一批优秀的上市公司已成为实践节能减排、创新经营模式的先锋。

  全面建设“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

  记者的采访车沿着滨州、东营境内的高速公路和主干道一路驶来,随处可见新建的道路、建设中的港口、规划建设的铁路。

  在山东省刚刚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在基础设施方面制定了这样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善。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8000万吨以上;铁路新增里程457公里,营业里程达到1271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30公里以上。初步构建起高标准的防洪减灾体系,新建防潮提400公里,改造加固防潮堤400公里;治理各类河道76条;新建平原水库21座,加固、改造平原水库48座,区域平原水库总库容达17.8亿立方米;完成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以上,总供水能力40亿立方米。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000万千瓦。

  滨州市把2010年定为了“基础设施建设年”,争取9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滨州市黄三角办公室主任苗福峰向记者介绍,随着这些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已有的济青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和205、220国道,滨州的交通运输主枢纽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而东营市则把今年定为“港口建设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徐志军介绍,港口的二、三期工程规划建设也将很快展开。2015年前,初步形成液化工、精细化工、煤、散杂货等码头组成的港口集群,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2016年至2020年,逐步建设集装箱、矿石等专用码头,泊位达到50个以上,货物吞吐能力过亿。

  除了港口建设之外,东营市还投资9.3亿元完成东营机场的改造工程,随后将进一步增开航班航线,将其建设成区域性空港。

  而同样位于黄三角区域内的莱州港也是一个深水良港。到2009年底,莱州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吞吐量超过1500万吨,已成为黄三角区域内规模最大的港口。目前在建工程正在加快推进,2个10万吨级泊位和5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将于明年竣工。

  随着滨州港和东营港的建设加快,再加上区域内的潍坊港和莱州港,四大港口将形成一个庞大的黄河三角洲港口群,真正打开区域内的“海上通道”。而随着区域内黄骅-大家洼、德州-龙口-烟台等铁路以及滨州-德州、东营-滨州-济南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再加上东营机场的扩建工程、潍坊机场异地迁建工作和规划建设中的大高机场,黄三角区域将会形成完善的“海陆空”交通运输体系。(王春晖 郑义 刘相华)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