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将发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首个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将发布

2010年07月14日 12: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现在市区街道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我们社区的照明、供热、取暖也都用上太阳能了。”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新世纪小区的张女士说。

  保定市是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在中国推出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该市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引导市民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全力建设“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陆续发布了低碳城市发展意见和目标任务,并结合各自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迈出了低碳发展步伐。

  首个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即将发布

  “城市低碳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坐标。”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中国一些城市正在打造低碳城市,例如上海在临港新城、崇明岛建立了低碳经济试验区,通过建设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促进低碳经济的集成利用。常州市建成了江苏省低碳示范区,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低污染、低消耗的低碳型的产业,初步形成了LED(半导体发光二级管)节能照明、风能和太阳能、电动汽车产业、智能装备等新兴低碳产业。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低碳试点城市,保定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布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城市:2020年比2005年单位GDP减排51%。近年来,保定市相继实施了“保定·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等六大工程,加速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六大产业体系,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市区建筑、园林、景区等领域已完成投资3.57亿元建成的太阳能应用工程,每年节约2100万度电,折标准煤6720吨,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

  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康青说:“目前新能源产业占保定市工业的比重约为17%左右,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支撑。《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这将是我国首个低碳城市发展规划。”

  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到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6%,拥有6.22亿城镇人口,全国设市城市已达655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包括超大城市共122个。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妥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矛盾。”郑国光说,“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中国城市需要积极实践、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低碳城市发展的道路。”

  2009年10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推出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报告。报告显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蒋建业说:“低碳城市应该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还要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蒋建业认为,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环境状况不一。不同的城市要寻求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道路,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上,并由此形成新的低碳功能区,带动整个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发展低碳能源助推城市建设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政府正从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实施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建设低碳城市、降低城市环境污染。

  据了解,中国将在新疆吐鲁番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充分利用那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实现新能源开发利用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进。同时还将和日本合作在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建设首例低碳示范城镇,在亚太地区建设一个高水平的低碳城市典范。

  蒋建业建议,建设低碳化示范城市要制定具有指导性的规划和路线。要达到低碳的目标,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张国宝指出,当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低碳能源,开展低碳城市建设,有很多值得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应该加强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中国将与有关国家分享经验,为推动城市的低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任晓宁  付兴民)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