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未来的发展仍靠能源(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俄罗斯未来的发展仍靠能源(2)

2010年07月29日 16:24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总体看,在政府反危机措施的作用下,2009年俄罗斯银行部门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基本克服了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银行存款尤其是居民存款稳步增长;对实体经济的贷款逐步恢复;通货膨胀率和银行再贷款利率降低。

  在货币指标上,2009年1~11月,俄罗斯广义基础货币量减少6.5%,截至12月1日,广义基础货币总量为52182亿卢布。1~11月,M2(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增加6.1%,但是M2中的结构发生了变化:M0(现金)减少5.1%,本币存款增加10.4%,其中居民卢布存款增加16.7%,非金融机构卢布存款增加5.2%,结果导致M0在M2中所占的比重减少2.9个百分点。1~11月,外币存款增加16.4%,截至2009年12月1日,外币存款在M2X(广义货币量加外币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到了21.3%,前11个月M2X的增幅约为8.1%。

  能源、成品油生产和金融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

  由于工业生产的恢复并不稳定,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俄罗斯银行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在2009年内持续增加,系统性风险和结构性缺陷仍然存在,不良贷款率有上升的趋势,这势必拖延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复苏进程。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俄罗斯国内外投资均严重萎缩。1~10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8%。其中,大中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3.3%,小企业投资下降更多,超过了30%。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居民收入下降,购买力需求受到抑制,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需求减少;二是受需求影响,企业的销售量大减,库存大量增加,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投资;三是外部融资条件恶化,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

  投资下降最严重的是房地产、建筑和建材生产、农业企业、通信和冶金部门。其中房地产(包括住宅建设)前3个季度下降31.5%,建筑和建材生产下降28.4%。畜牧业和种植业分别下降12.1%和43.2%,食品(包括饮料和烟草)下降20.2%,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2.9%。通信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5.9%,其中电信业投资下降37.5%,电话通信投资下降39.1%。前3个季度,冶金领域的投资下降23.3%,其中矿山开采部门投资下降20.9%。油气部门的投资下降5.3%,其中原油和天然气开采部门投资下降8.8%。化工领域投资下降21%。铁路运输领域的投资下降10.9%。零售贸易领域的投资下降32.6%。教育领域的投资下降17.3%,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下降21.3%。汽车生产领域的投资下降37%。

  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出现严重下降,但是能源、成品油生产和金融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2009年前3个季度,能源领域的投资增加5.1%,成品油生产领域的投资增加53.9%,金融领域的企业投资增长10.8%,交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此外,前3个季度研发领域的投资增加了64.4%,宾馆和酒店服务业投资增长4.5%。

  从投资资金的来源看,2009年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中外部资金所占的比重提高。外部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联邦预算的资金,二是外国银行贷款,三是外部机构的借款。同时,因经济危机造成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自有资金所占的比重下降,前3个季度通过企业自有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8%。

  2009年1~9月,俄罗斯共吸引外资547亿美元,同比下降27.8%。其中第一季度吸引外资120亿美元(同比下降30.3%),第二季度吸引外资202亿美元(同比下降31.2%),第三季度吸引外资225亿美元(同比下降22.9%)。外资的主要来源国(占外资总额的75.1%)有:卢森堡、荷兰、德国、中国、塞浦路斯、英国、瑞士和日本。外资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加工工业(占外资的27.5%)、批发零售贸易和汽车、摩托车修理及家用电器维修(占外资的29.7%)、交通和通信(占外资的15.6%)、房地产(占外资的10.2%)、矿产资源开发(占外资的10.4%)。据俄罗斯统计署的数据,截至2009年9月底,俄罗斯累计吸引外资26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4%。在外资的组成结构中,占最大比重的是其他投资(占55.7%),直接投资占39.7%,证券投资占4.6%。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