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热炒中国能源消费 被疑诱使我强制减排(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西方媒体热炒中国能源消费 被疑诱使我强制减排(3)

2010年08月02日 08:4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发达国家俱乐部”欲迫中国“加盟”

  事实上,除了上述动机之外,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俱乐部”的国际能源组织,IEA此次披露相关能源数据还另有企图——迫使中国早日加入该组织。

  因为国际能源署是隶属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下称“经合组织”)的一个自治的机构。经合组织前身为1948年4月16日西欧10多个国家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随后,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正式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实际上,国际能源署的主要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的主要成员国,因此经合组织及其所属的国际能源署通常被称为“发达国家俱乐部”。

  今年2月,中国的石油需求同比增长28%,这被国际能源署称为“惊人”景象。现在,沙特运往中国的石油已超过美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逐渐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角”。

  而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比例却不断下降,日渐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配角”,其有效性和重要性都在逐步丧失。因而中国是否加入,早已成了困扰国际能源署的一块“心病”。

  据英国今年3月31日的《金融时报》刊文称,目前,作为发达国家能源监督机构的国际能源署,已呼吁中国加入该组织,并警告称随着能源需求向亚洲地区转移,该组织很可能会失去重要性。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作为IEA的缔造者之一,在2009年其35周年纪念晚宴上表示,IEA现在遇到了难题,即“缺少在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中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的全面参与,IEA将有可能沦为一个低效的、次要的乃至纯粹过时的、可有可无的国际组织”。

  他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能源市场持续上升的影响力,即便是对其现有成员国而言,IEA在维护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作用都已大打折扣。因此,IEA必须尽快做好和全球能源版图新的塑造者合作的准备……巧妙处理好能源行业利益与人类环境利益、传统能源强国与新兴能源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有专家认为,国际能源署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成员基本上是经合组织国家,现在越来越代表着在国际市场上比例不断下降的全球能源配角,在某种意义上,它与中国的那些“过节”折射出它与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缺乏机制性对话。

  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田中伸男表示:“目前,我们的重要性已经遭到质疑,因为能源消费已转移到非经合组织国家内。在许多方面,中国一直都在同我们进行密切合作,但我们仍希望中国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2009年10月,为期两天的国际能源署部长级年会上,非经合组织成员中国、俄罗斯和印度首次以伙伴关系国身份派出部长级代表参会,成为这次国际能源署年会引人关注的焦点,而这次会议的主题也被确定为“以伙伴关系应对能源挑战”。

  事实上,田中伸男在2007年上任之初,就曾提出希望中国等国在未来能加入国际能源署。他说:“我相信每个人都同意中国应该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占到更多份额,中国参加这次会议尤其重要。”

  基辛格也表示,“国际能源署关于碳排放的相关行动,也急需中国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在是否加入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多国组织的问题上,中国一直都很谨慎。有专家认为,中国仍是发展中的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支持者,加入国际能源署似乎与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不相符。

  因此,有专家分析认为,在坎昆气候会议前夕,国际能源署“不经意”地提前披露相关敏感内容,既显示了自身的重要性,也有向中国示威、施压的味道,以便迫使中国早日加入该组织。

  然而,“强扭的瓜不甜”,中国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合适的选择,而不会屈服于外界压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