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亿安时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在珠海投建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我国一亿安时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在珠海投建

2010年08月13日 14:10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10日,珠海银通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彩旗招展,新下线的3架无人电动直升机在前面飞行,紧跟在后面的是由4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大巴、电动小汽车、移动式储能车等组成的新能源电动车队,浩浩荡荡的飞机和车队走过,不见一丝烟尘。这是珠海银通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向世人展示的新能源美好前景的一部分。

  珠海银通被认定为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新能源)“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于当天举行了建成揭牌典礼。这家总投资达50亿元的新能源企业,已按期完成了投资达9亿多元的一期工程,并于8月10日举行了投产典礼。已建成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环型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生产线3条,年产环型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1亿安时;年产新能源汽车2000辆、电控系统和动力总成2000台套;年产值50亿元。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广东省副省长宋海、珠海市委书记甘霖、市长钟世坚等出席并剪彩。该示范基地的建成揭牌和投资9亿元的银通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工程的投产,标志着以全球领先的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技术为核心,整合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无人直升机、风光电并网、储能、电网调频调峰、应急电源等关联产业的世界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在珠海初步形成。一汽客车、国电、中国华能、德国电动汽车、宝丽国家等中外名企,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均成为该产业化基地的重要合作伙伴。

  当天的庆典活动还同期举行了银通一亿安时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暨钛酸锂电池生产线投产仪式,首批一汽—银通新能源电动汽车、首批银通一号电动无人直升机、首辆银通移动式储能电源车、首批银通电动摩托车等产品下线仪式,国电、德国电动汽车、宝丽国际、大汉电动车等国内外领军企业与银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全面展示了银通新能源高起点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作为世界级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基地的发展前景。

  来自中央、广东省、珠海市和金湾区四级政府的发改、工信、科技、环保等部门的有关官员,来自汽车、能源、电力等关联行业的中外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来自中央、省各大媒体、汽车、能源、环保、电力各行业媒体、港澳及珠海市媒体的记者等,共300多人出席了典礼的各项活动。

  宋海和珠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宁卡先后致辞。与会领导对银通公司领先世界的电池技术和高起点的产业化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吸引更多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加入珠海乃至广东省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行列。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领衔,近百名博士、研究生等行业精英加盟,几大高校科研团队通力协作,该公司凝聚了世界一流的研发力量,并于2009年6月成功研发世界上首款环型动力电池,通过结构、材料、工艺、环境、设备5大环节的自主创新,形成了中空环形结构、纳米材料应用等8大核心技术和易散热、防爆炸、防燃烧、快充快放等7大产品优势,在安全性、一致性、长寿命、快充快放、产业化5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钛锂电池循环寿命突破1万次,铁锂电池突破3千次,储能电池保用30年,动力电池保用30万公里。是目前在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全球领先的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同时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钛酸锂电池的企业。其钛酸锂电池生产技术居全球领先水平,可望将中国乃至世界的电池产业带入一个新的起点。

  有了高起点的技术为核心,银通新能源便将目光投向产业大整合上。首先是广泛实现产学研整合,未来要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产学研整合的平台。二是实现高品质动力锂离子电池同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无人直升机、电动自行车等制造业的产业整合。三是实现高品质储能锂离子电池同风—光—电并网储能、电网调频调峰、应急电源等关联产业的整合。四是实现高品质锂离子通用电池同普通生产生活用品制造业的产业整合。专家称,如果将全民节能减排事业比喻为一张巨大电脑网络的话,那么银通新能源电池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成为这张网络电脑中的中国芯片。

  为实现上述目标,银通新能源分两期投入50亿元巨资兴建产业化基地,占地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产能为10亿安时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1万辆新能源大巴车(纯电动、混合动力和LNG车)和10万套电动车动力总成,年产值达500亿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新能源产业化重要基地。(龙飞 朝胜)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