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政府加强节能减排经济学评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专家:建议政府加强节能减排经济学评估

2010年09月09日 14: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电动汽车补贴可达6万元,这项政策很荒谬。纳税人的钱为什么要补给消费者?”9月7日,在“21世纪论坛”有关新能源问题的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出了批评。

  6月1日,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推出在国内5个试点城市开展对私人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的扶持举措。

  潘家华认为,对于电动汽车,应该实行交叉补贴——从车辆对柴油、汽油的消费里征收一部分,作为电动汽车的补贴。“消费者补贴消费者是可以的。”

  在“21世纪论坛”有关气候变暖与新能源的专题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谁掌握了新能源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但与此同时,对于新能源、节能减排政策,他们也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节能减排政策必须公平有效”,潘家华强调,政府应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经济学评估。政策应该理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有媒体报道:不久前,河北省安平县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用电量控制指标”,对全县大限电,每供电50小时停电22小时,并在当地电视台多次播出限电通知,引发了民众热议。对此,潘家华分析,停了电,一些企业为了生产会自买发电机供电,而它们所买的柴油发电机的能耗和效率肯定要低于国家电网。这种所谓的节能减排可能适得其反。“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有益于社会福利、大众福利。节能减排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效,而不是简单的拉闸,这对结构调整难有贡献,难有效率。”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持了年均9.8%%的国民经济增长。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当前减排和新兴能源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他强调,发展新能源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发展新能源必须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必须正确处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

  “从目前看,新兴能源应用的经济性并不高。”邵秉仁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生产100W太阳能多晶硅板需耗电约2000度,一个陆上风电塔需消耗180吨钢材、耗电36万度,平板太阳能平均造价为每千瓦1.4万元,陆上风电平均每千瓦造价约1万元,海上风电造价是陆上风电的两倍,而上述风电设备利用小时远远低于传统能源。”“此外,由于风能、太阳能自身发电的特点,要求配备相应的调峰调频电源,再加上远距离输送,这都使新兴能源的经济性大打折扣。”

  另一个引人忧虑的问题是新能源发展的配套政策问题。邵秉仁说,当前新能源电价增加由全电网用户分摊。陆上风电每度电补贴0.25~0.3元。海上风电每度电补贴0.6~0.7元。在技术没有实质突破之前,新兴能源规模不断扩大,其电价补贴必将呈现长期上升趋势,必将导致电价总水平的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通过增收资源税、环境税或建立新兴能源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筹集新兴能源发展基金,以改变目前这种电价补贴的单一方式,这都关系到新能源发展的配套政策,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邵秉仁认为,欧美国家近几年新能源发展很快,原因是总能耗已不再增长,或增长很少。新能源主要是补充或替代增加部分的化石能源。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火电为主的电力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新能源所占比重很小,不能明显改善能源结构。加之新能源不稳定、价格高等原因。“比较而言,加大对传统能源的转变力度,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探索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协调好新能源和改造传统能源的关系。新能源发展对电力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破除电网吸纳新能源的体制障碍。目前电网体制改革滞后,不能适应新能源发展要求,必须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构建电网吸纳新能源的体制保障,是发展新能源的基本前提。”针对正在制定的新能源“十二五”规划,他建议,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协调、积极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中要注重新兴能源发展与能源资源、产业布局、电网建设相适应;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化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化能力;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促进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潘圆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