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推行难在哪:观念还是技术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财经中心

节能建筑推行难在哪:观念还是技术 (2)

2010年09月21日 11:25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节能技术几乎被外企垄断

  “除了业界与公众对建筑节能的意识还需加强外,现有的节能技术也有待提高。”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绿色建筑项目主任、教授级高工靳瑞冬说,目前,国内质量较好的节能产品,几乎都是外资企业在生产,技术往往是垄断的,价格较高。

  靳瑞冬拿节能窗做例子,他说,北方采暖耗能大,主要是大落地窗、大飘窗不保温。如果使用节能窗,性能好一点的,价格就高达2000—3000元/平米,如果把这么大面积的窗户做成节能窗,开发商承受不起;即使在技术引进后,把成本降到1000—2000元,但性能也下降了,效果不够好。

  “还有节能灯,真正质量好,价格又低的节能灯并不多,用一段时间达不到寿命,人们反复地换,反倒是损害了节能的积极性。”靳瑞冬说。

  ———— 相关建议 ————

  加强监管 落实标准

  靳瑞冬告诉记者:“建筑节能一直是大问题。我国从2001年开始制订建筑节能标准,2003年强制实施。标准很多,但落实起来非常难。推行建筑节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积极的政策和鼓励机制、市场推动不足等。”

  白胜芳说,我国在建筑遮阳方面早有标准,一是遮阳工程技术标准,一是通用标准。在建筑设计时需按照标准执行,而相关产品标准是对性能和使用材质进行了规定。今年国家住建部还将进行建筑遮阳的标准编制和应用的研究,并将制定出建筑遮阳技术指南。

  虽然建筑节能是强制性的,国家也建立了图纸审查、验收等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大多数的开发商考虑的是成本,购房者也基本不考虑节能问题。

  “在2005年建设部搞了建筑节能检查,设计阶段达标率为53%;2006年、2007年,国家落实节能减排的强制性任务以后,监督、检查措施,在设计阶段,新建建筑的节能达标率占99%,施工效率是90%。但是这个数字并不说明我国现在新建建筑都很节能,这只是来自几个大城市的抽样调查,大多数的中小城市、村镇都不含。因此,虽然国家强行地推行建筑节能,但覆盖面仅限于大城市,真正的节能建筑是有限的。”靳瑞冬说。

  让公众感受到节能建筑的舒适和健康

  刘克峰说,建筑节能要增加成本,但居住者无法明显感受到。加上我国能源还比较便宜,“特别是在家里,一套节能设备好几千元钱,一度电才几毛钱,算投入产出比,可能是亏钱的”,一些居住者不愿意单独为节能“买单”,这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变观念。

  “单独强调节能可能不容易让客户买单,但强调舒适,反而比较容易让客户埋单。因为舒适,客户很容易感受到。因此,应考虑节能绿色带来的其他方面,如舒适和健康。”刘克峰说。

  建立市场激励机制

  “节能建筑需要投入较大,目前城市高房价主要考虑的是位置。而不是节能,开发商的建筑节能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对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不利。”靳瑞冬说,国家应对建设节能建筑的开发商优先获得土地,减税免税等优惠待遇。

  靳瑞冬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速度也很快,如果现在不抓紧节能建筑的话,很快,我国建筑高能耗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我国建筑节能潜力也很大。

  靳瑞冬表示,国家应建立市场的激励机制,从税收减免、土地优先取得等方面来激励开发商建设节能建筑。

  ■ 延伸阅读

  建筑节能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按照当地现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科学地进行设计。即便是既有建筑,在节能改造时,一定要先请专家做鉴定,有没有节能改造的价值,应在什么地方进行节能改造,薄弱环节是什么等;二、科学合理地配置节能型的设备,包括供热系统,空调设备,新风系统,照明等;三、建筑使用的节能行为也很重要。如人走关灯、关电脑等。

  ■ 它山之石

  “欧洲遮阳组织”于2005年12月发表了研究报告《欧盟25国遮阳系统节能及CO2减排》。据欧盟相关部门统计:采用了建筑遮阳设施,就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冬季采暖能耗降低10%、夏季制冷的能耗降低25%。上述数字可用另一组数字解读,即为:减少了制冷能耗>3100万吨油当量/年,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年;减少了采暖能耗>1200万吨油当量/年,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00万吨/年。本报记者 李禾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