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为中俄原油管道穿上多层“安全外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王永春:为中俄原油管道穿上多层“安全外衣”

2010年09月28日 14:32 来源:黑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大连输油管线爆炸等事件使得原油输送安全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俄问题专家宋魁说,中俄原油管道距离长,而且穿越中国最重要生态功能区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和永冻土层,能否解决好防漏、防冻、防火、防盗等安全问题,是这条“黑色动脉”能否运行顺畅的关键。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段于2009年5月18日开工,起点为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县,终点为中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施工总承包方为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高峰时有近万人在927公里的沿线上同时作业。

  “这是中国首次穿越原始森林和永冻土层建设原油管道,在国际上也缺乏成熟的、可供借鉴的施工经验。”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段施工负责人、大庆油田建设集团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线项目部经理吕继承说。

  由于时间紧张,施工在冬季仍需正常进行。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焊接,如何保证管道在温度剧烈变化时不产生裂纹是一道技术难题。“我们发明了预先加热焊口、焊接后用保温被进行缓冷处理的方法,同时焊接中一次完成135度角操作,保证了焊接质量稳定可靠。”焊工刘洋说。 在高寒地区建设原油管道,冻土是安全的一大“克星”。资料记载,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西部格尔木—拉萨输油管道由于冰堵、冻胀损坏等原因,发生30次泄漏。

  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段穿越冻土带104公里。“我们在管道上安装了监测装置,随时掌握冻土层的温度湿度变化。一旦发生位移,可及时采取措施。”吕继承说,为了提高保险系数,管道全程采用优质保温管材,并用粗颗粒土回填和木屑包覆,以增强保温效果。

  大兴安岭地区拥有约650万公顷原始森林,春秋季节林火频发。“管道全程深埋,管顶距地面平均2.2米,以避免与林火接触。”漠大管道外电项目部项目经理于宏斌说,“管道沿线植被恢复选择根系较浅的草,这样即使草根燃烧,也不会危及管线安全。”

  在多种原油输送方式中,密闭的管道输送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选择。一方面是液态原油的压缩比很小,即使泄漏也不会产生撕裂性的爆炸;一方面是除非直接接触明火,管线内的原油不会轻易燃烧。尽管如此,中俄原油管道沿途还是建设了大型移动和固定消防系统,管道通油后即进入待命状态。

  按照中国有关方面的计划,原油管道开通后,中国段每天至少将有200人沿线巡检。吕继承说,这既是为了确保安全、及时排查隐患,同时防止发生盗窃原油的不法行为。

  吕继承说,原油管道还在自然保护区和河流等重要地段设置了多个场站和控制阀,一旦发生泄漏等险情可立即采取措施,把环境生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在大庆油田,为俄油中转建造的18座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目前已经完工。工作人员透露,俄油在这里中转后将被重新输入管线运往抚顺、秦皇岛、大连等地。

  2009年中国原油消费3.88亿吨,其中自产1.89亿吨,进口1.99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按照双方协定,俄罗斯将通过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20年。

  俄罗斯总理普京8月29日在阿穆尔州斯科沃罗季诺市出席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段开通仪式上表示,俄罗斯今后每年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提供3000万吨原油,并逐步增加到5000万吨。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说,在为中俄原油管道穿上多层“安全外衣”同时,大庆油田还将沿这条管道对现有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以便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保障中俄能源合作的安全。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