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应用物联网技术预警处置蓝藻 实时监控太湖(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江苏应用物联网技术预警处置蓝藻 实时监控太湖(2)

2010年09月30日 10:34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锡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还会将治藻护水监测点扩大到46个,太湖大部分易发生蓝藻聚集的水域都将置于物联网监控之中。


  目前太湖中设有十几个球状浮标,安放了传感芯片和摄像头,湖水中的蓝藻密度受到严格的监控。一旦周围的湖面出现了蓝藻密集情况,智能感知节点马上就会报警。报警等级分为绿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蓝藻暴发指数为60%、70%、80%。蓝藻打捞完后,系统还会自动指示交通船舶将蓝藻运送到就近的藻水分离站。


  在物联网先进技术的引领下,“蓝藻报警—迅速打捞—快速处理—资源利用”的治藻护水快捷通道已在太湖形成。
  之所以能动态监控蓝藻,核心技术就是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装有集成了光学感知芯片的摄像头,其内部有对应6种水质指标的6个精密探头。安装在传感器上的360度摄像头可以立体呈现出太湖水体情况。


  建立三位一体监测体系


  为及时获得太湖水质第一手资料,2009年,无锡市首度运用物联网新技术在太湖大范围布放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24小时在线监测太湖水的各项变化。截至2009年年底,五里湖、梅梁湖、贡湖和宜兴沿岸等水域已相继投放设立了86个固定式、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覆盖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出入湖河道、太湖湖体和重点监控水域,总投资达1.8亿元。


  这些水质自动监测站新增了叶绿素、蓝绿藻和总酚监测项目,每隔4小时出一份报告,如有需要,可以两小时出一份监测报告。


  2009年11月投用的浮动监测站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工作电力。浮标搭载的水质监测设备,可迅速测出湖水的pH值、溶解氧、浊度、蓝绿藻等7项水质数据,自动将数据无线传输到后方的水质监测平台。


  无锡市还在太湖布设了21个蓝藻巡视点,沿岸建设了13个蓝藻分布视频监视系统,配备了一艘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和一辆环境监测应急车。目前,正在研究利用飞行机器人进行太湖蓝藻监测,利用环境卫星加强遥感监测。


  据介绍,无锡已建成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结合陆上屏控及环境卫星遥感,形成太湖水域“三位一体”监测体系。  记者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李莉 范圣楠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