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质疑节能减排标准 称已波及到居民用户(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地方政府质疑节能减排标准 称已波及到居民用户(2)

2010年11月03日 07:05 来源:南方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数据背离?

  各地采取限电措施,导致企业自备电发电,进而引发电力统计下降或者转换的情况,根本的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以来的地方节能数据问题。

  今年上半年,各地的单位GDP能耗下降比较快,或者降幅不大,不过很奇怪的是,各地的单位GDP电耗大部分在上升,而且上升很快。这引起国家统计局对地方统计“失真”的担忧。

  “按照道理,单位GDP能耗下降,和单位GDP电耗下降,应该是趋势一致的,现在好多省份是相反,即使不说是数据作假,但是肯定数据有问题。”统计部门的一位专家说。

  据悉,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到21.6%。今年前三季度增速是18%以上。由于全国的上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均不低于12%,因此今年以来的全国单位GDP电耗都是上升的,各地也都如此。国家也确认,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是上升的,约上升0.09%。

  不过,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很多省是全社会用电狂增,能源消费速度居然低于GDP,使得单位GDP能耗是下降的。比如内蒙古、河南、山西、重庆、湖南、河北、甘肃等地,全社会用电上涨在20~40%之间,单位GDP能耗却同比下降1~4%。

  为此国家统计局发文要求,各地、全社会用电总量增幅如果超过全社会能耗增幅5个百分点,国家将直接判定该地区万元GDP能耗上升。这也引起几乎所有省份的震动。按此标准,上述5个省市都应判定为单位GDP能耗上升,而不是公布的下降。

  但是一些省市的电耗增速远远快于能耗增速,并未导致单位GDP能耗上升,也不一定是数据作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告诉记者,全国的全社会电力消费,大约占到全社会一次能源消费的40%左右,并未占到能源的主要比重。同时有些省份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小,在电力消费增速快时,总能源消费慢,导致能源强度下降并非无可能。

  “关键是要看具体省份,有些省煤炭消费量大,电力消费比重小,其实这些省份能源消费太快,以及环境问题,可能更突出。”薛静说。

  事实上,这个电耗和能耗数据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地方都注意到了。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凌云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增长20.6%,高出GDP增幅8.9个百分点,不仅拉动全省总能耗10.6%的高位增长,而且导致单位GDP电耗上升8.0%。“用电快速增长成为当前节能降耗最为突出的矛盾。”

  节能攻坚战

  主管部门对于地方减排作假,或能耗快速上升的警惕,没有降低。

  今年前三季度,主要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取得了明显进展。比如1-9月份主要行业化工、建材、黑色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行业用电量的总和,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是32.5%,已经低于1-5月份33.3%的比重。9月份当月比重更是降到了31.4%。

  但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指出,尽管三季度高耗能行业能耗大幅增长的局面基本得到控制,“但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每年的四季度,都是工业能耗较快增长的时候,“如果工业能耗得不到控制,将对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的任务带来不利影响”。

  地方也更加重视节能问题。安徽省经信委电力能源处副处长卞忠庆告诉记者,安徽尽管不会对所有的企业限电,但是第四季度将对高耗能行业实施限电。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第四季度的最后3个月能完成“十一五”节能指标。

  此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的用电统计要求,安徽测算发现,第四季度需要将全社会电力消费进行总量调控,使全年社会用电消费总量控制在1074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速在13%以内。由于今年1-8月份安徽全社会电力消费量增长超过18%,节能压力不轻。

  四川省近期召开节能专题工作会议,提出严格控制用电总量增长,特别是限制工业用电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对已经建成但尚未投产的高耗能工业项目,从10月份起一律暂缓投产,省电力公司和地方各级电网企业暂缓供电。

  四川省副省长王宁指出,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是硬约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气力,做最大的努力,形成攻坚合力,全力打好第四季度节能攻坚战,毫不动摇地完成节能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节能措施”。

  而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记者,目前国家以参考用电来佐证节能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下一步要如何将这个措施变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否则到了明年,地方能源和全社会用电加快又会卷土重来。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