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富余电量窝在西北出不来 今冬"电荒"仍或难避免(2)

2010年11月05日 07: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新疆电力公司总经理苏胜新介绍说,目前国家电网已做好计划,准备“十二五”期间在新疆开建2条特高压输电外送工程,一条是哈密———郑州800千伏线路,计划投资400亿元,另一条是新疆准东———重庆的1000千伏线路,计划投资450亿元。据计算,这样的输送能力需要2200-23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每年可以转化原煤5000万吨。目前,新疆的煤炭总产量约8000万吨,这也就意味着,新疆的煤炭生产能力可以翻一番。

  风电方面,按照风电火电1∶2的比例捆绑建设,仅哈密———郑州一条就可以使新疆新增风电装机250万千瓦,是目前新疆风电规模的2 .5倍。保守估计,这一工程将直接拉动投资1000亿元,届时可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新疆和内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前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已就这一计划向国务院打了专题报告,就一个单项工程由自治区政府上报专题报告,这在新疆历史上还是首次。

  此外,目前部分中东部的省份也开始反思错位的电力发展观念,逐步认同从外地输电的做法,这一方面山东省表现得特别突出。2008年,一向不缺电的山东省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的“电荒”,缺口一度高达三分之一。电力结构单一让山东人意识到,要想突破能源供给瓶颈,就必须大力实施“外电入鲁”战略,实现山东电力供应的合理布局。

  据 《 经 济 参 考 报 》 记 者 了 解 ,2008年,山东首次从华北电网购电,一年购电为29 .5亿度;2009年,山东购电量为71 .41亿度;今年1至7月份,外购电量已达到94 .7亿度,已超过去年外购电总量的33%。“外电入鲁”不仅改善了山东的能源供给,还促进了全省的节能减排。据测算,山东电网接纳省外400万千瓦电力,每年可节省原煤112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7万吨。

  电力输入方和输出方可以说都已逐渐做好了的准备,一切都只等国家拍板大规模建设“西电东送”在西北的通道。西北电网有限 公 司 总 经 理 喻新强说,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确实到了应加快西北等能源富 集 区 的 电 力 外 送 通 道 建 设 的 时 候了。国家应该把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北等 能 源 富 集 区 的 电 力 外 送 , 纳 入 到“十二五”能源发展战略中来,把西北地区作为全国电力市场的主要资源提供方来建设,这将是解决目前国内电力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

  “电力高速公路”虽开通今冬仍或有“电荒”

  近年来,每每入冬以后,我国中部和东部不少省份的局部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电荒”。11月3日,随着新疆至内地首条“电力高速公路”———新疆与西北电网750千伏联网工程的开通,业内人士称此举是“打开了我国最大的能源‘水龙头’”,新疆电力发展有望出现质的飞跃。这些电力如果能顺利外送,将大大缓解中东部地区的冬季“电荒”现象。那么,今年冬天还会闹“电荒”吗?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影响电力供需关系的因素仍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今年冬天我国局部地区仍或有“电荒”出现。

  冬季“电荒”频繁出现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一些地区尤其是华中、华东部分地区到了冬天“电荒”现象就变得十分严重。以湖北省为例,去年冬天“电荒”高峰期时湖北省电力缺口接近300万千瓦,日用电量缺口超过5000万千瓦时。

  我国这些局部地区“电荒”的频繁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电力需求来看,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出台了加大投资恢复经济的政策,各地纷纷上马一大批工业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此后,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又有力地拉动了电力的消耗。2008年,一向不缺电的山东省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的“电荒”,缺口一度高达三分之一。当年,山东首次从华北电网购电,一年购电为29.5亿度。

  此外,到了冬天居民用电量季节性上升,使得很多省份近年来冬天电力的需求量大幅增长。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83 .88亿千瓦时,环比增长4.77%,同比增长高达27.63%。

  从电力供给看,我国中东部地区由于主要是火力发电,其发电量一方面取决于装机容量的多少,另一方面取于电煤能否充分供给。近年来,中东部地区装机容量增长的速度并不慢,然而,由于常常受到冬季冰雪天气对运输的影响,以及迟迟难以理顺的能源价格机制导致的煤、电矛盾,中东部地区的电煤到了冬天很难保证充分供给,造成电力无法正常供给。

  据湖北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勇介绍,去年冬天造成湖北省缺电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该省的电煤得不到保障,致使发电机组被迫停机。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发布的信息称,由于缺煤,2010年1月7日湖北省36台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仅开了28台。

  “电荒”乃全国供需平衡下的局部短缺

  其实从全国电力供求关系来看,目前我国发生的“电荒”实际上是全国供需平衡下的局部短缺,我国并不存在实质上的“电荒”。总体来说,我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富余,只是局部地区近期出现了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是由于发生“电荒”的一些地区长期以来过多重视自己建火电厂发电,忽视了远距离输电这种能源供给方法,致使本地区电煤紧张导致部分发电机组停运,而能源富集的西北等地区却有电输不出去。

  我国能源分布极为失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资源却十分匮乏,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能源却极为丰富,陕、甘、宁、青、新的煤炭远景预测储量高达23893亿吨,约占全国一半,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也高达8400多万千瓦,占全国的12%以上。到2009年底,陕、甘、宁、青、新的电力总装机规模为6727.83万千瓦,而西北电网最大用电负荷仅为3159万千瓦,全年富余电量高达1000亿千瓦时。这些富余的电力除了新疆的电网孤立运行无法外送,其他都可以外送。

  据新疆电力公司总经理苏胜新介绍说,新疆是我国电力发展和电力外送潜力最大的省份。目前,新疆煤炭预测储量约占全国预测总量的40%,位居全国首位;风能资源总储量达到8.8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年辐射照度总量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高10-15%,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火电、风电、光电,都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然而由于新疆电网以前与内地电网不相连,到2008年时新疆发电装机总容量为1089.79万千瓦,发电量489亿千瓦时,与西北其他省份相比发电量并不大。11月3日,随着新疆至内地首条“电力高速公路”———新疆与西北电网750千伏联网工程的开通,业内人士称此举是“打开了我国最大的能源‘水龙头’”,新疆电力发展有望出现质的飞跃。根据新疆电源建设规划,预计2015年新疆总装机容量可以达到3460-3950万千瓦,最大外送电920万千瓦。这些电力如果能顺利外送,将大大缓解中东部地区的冬季“电荒”现象。

  今冬“电荒”仍或难避免

  我国最大能源“水龙头”的打开给解决今年冬天的“电荒”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不过从目前记者的调查情况看,由于影响电力供需关系的因素仍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今年冬天我国局部地区仍或有“电荒”。

  从电力需求看,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呈现出“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不过考虑到去年基数较高的影响,我国用电绝对量实际仍呈逐渐上升趋势。

  从电力供给看,今冬电煤的供给仍不会特别顺利。电煤供给是否顺利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电煤运输的紧张状况。据了解,1993年以来,我国煤炭铁路运输满足率就呈持续下降趋势,2006年全国平均煤炭铁路运输满足率只有35%。遇到特殊天气尤其是冬季冰雪天气,运输受到影响,煤炭运输就更加紧张,这往往导致中东部一些地区电煤供应偏紧,出现“电荒”。自去年到今年,我国的煤炭运输条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同时,虽然新疆至内地首条“电力高速公路”已开通,然而由于我国“西电东送”在西北的通道迟迟没有大规模打开,新疆富余的电力只有少部分能在西北电网范围内使用,无法大规模输往中东部地区,这一能源“水龙头”今年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目前由西北输往外地的电力通道仅有两条,一是从陕西渭南与河南灵宝相通,二是走陕西宝鸡入四川,这两条通道都不大,2009年西北电网累计对外输送的电量仅为36.3亿千瓦时,这点外送电量对电力供需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因此,今年冬天全国电力供应仍可能出现紧张局面。对于这个判断,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也表示认同。他在今年10月份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称,这种情况将发生在局部地区和高峰时段。受电网和电源结构和部分流域冬季来水偏枯影响,特别是电煤供应、来水和气温等因素影响,华中地区部分省份仍有可能出现电力供应偏紧的情况。□记者 毛海峰 熊聪茹 连振祥 西安、哈密、瓜州报道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