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第二次“绿色革命”即将到来

2010年11月12日 09:3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世纪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了现代社会,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这场“工业革命”并不如一般人想象得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农业革命”。在西欧,特别是英格兰,新的农业技术(如套种技术)使农业产量大增,劳动力效率不断提高,并且发展出强大的商品化农业。18世纪时,西欧发达地区的农业已经能够养活大量的非农业人口,粮食的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打破了那种人口因为其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而最终会被粮食供应所抑制的马尔萨斯定律。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大量非农业的产业大军的现代大工厂才能建立。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信息革命、技术革命已经把工业革命送进了历史博物馆,农业革命就更是个古董了。然而,在这一高技术时代,下一场革命很可能就是新一次的农业革命。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食物短缺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危机。世界人口的增长暂且不说,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崛起的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肉食比率不断上升。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人均年肉食量提高了4倍,达到109磅,巴西增加了两倍多,达到197磅。从食品供应的角度看,肉食是最消耗粮食的。生产一磅牛肉要用7磅玉米,一磅猪肉则用6.5磅玉米,一磅鸡肉用2.6磅玉米。再加上这几个国家都是人口大国,几乎占了世界人口的1/3。这部分人口的口味大变,当然给食品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另外,能源危机促使发达国家不断寻求再生能源,其中一个重要的再生能源就是植物能源乙醇。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23%的玉米用于制造乙醇。如今美国政府规定全国所用的能源中必须有90亿加仑的乙醇,到2022年要提高到360亿加仑,也就是增加4倍。乙醇是个吃粮大户。用乙醇灌满一辆SUV的油箱,所消耗的玉米就足够1个人食用1年。也就是说,1个美国人用乙醇做燃油开车,不到1个月就可能耗尽三四个人1年的口粮!目前,乙醇的生产不仅提高了玉米的价格,也刺激了其他谷物乃至肉类产品的价格增长。联合国的官员为之感叹说:当今世界的粮食短缺是一场沉默的海啸,而乙醇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展望未来,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66亿增长到91亿。能源危机自然也会随之不断加剧。农业身兼二职:不仅要解决人们吃饭问题,还要帮助解决能源问题。最近对工业革命历史的研究表明,所谓技术发明并非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最关键的动力之一是市场:只有在工业产品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以保证赢利边际的情况下,才有人愿意对新技术和工厂进行投资。这一解释,实际上也非常适合于理解当今世界的状况。

  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曾掀起了解决第三世界国家食品供应问题的所谓的“绿色革命”。不过,这场革命的驱动力,与其说是经济不如说是政治。当时西方国家认为,第三世界国家一旦吃不饱,就会投向苏联的怀抱。于是大家齐心协力,以改良种子、肥料、水利为核心,展开了农业创新,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的产值,似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养活世界人口的问题。此后,农产品因为过剩而价格大跌,农业在工业社会中也成了“落后”产业,甚至要依靠政府的补助才能生存。

  如今许多人回顾历史,呼唤“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到来。不过,这场革命,动力已经从政治转向了经济:世界粮食价格的暴涨,保证了农业的利润;全球的粮食短缺,也保证了农业的市场规模。这一系列需求的信号,已经刺激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农业部门,使许多先进企业迅速生成。在美国,许多经营肥料、种子的农业公司,都在纳斯达克上市。美国和澳大利亚这两大农业强国,都是发达国家,具备领导新一轮革命的能力。巴西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也奋起直追,大量吸收先进国家的技术,一举把中部大片荒地改造成良田,成为了世界大豆的供应中心。巴西用甘蔗制造的乙醇,比用玉米制造的美式乙醇更便宜,不仅已经帮助巴西获得了能源独立,而且也推动了巴西向能源出口大国的方向迈进。

  如果能培养出高产量的种子,或者产油高的植物,世界的粮食和能源供应就可能本质地改观。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农业革命。面对这场革命,中国要以新的思路应战。

  薛涌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