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绿色低碳成住宅产业转型新指标

2010年11月29日 08:5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十二五’及‘限购令’的出台,房地产市场红红火火发展了二十多年的粗放扩张模式已不可持续,再加上能源瓶颈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房地产业必须转型,走节约化、低碳化的绿色发展道路。”作为在绿色科技领域探索了8年的专业地产商,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觉得是时候向业界展现并推广绿色科技住宅理念及技术了。

  今年以来,朗诗一直致力于放大绿色企业的声音,并从5月份开始,在长三角地区展开了大范围的居住环境调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近日举办的“长三角居民居住环境调查‘白皮书’发布会”上,田明重申了绿色的人居环境在住宅产业转型中的关键性。

  抢占低碳发展制高点

  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限购令”已经在一线城市实行,成交量的骤降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最严楼市调控”的震慑作用。与此同时,“十二五”规划也引发了业界对楼市长期规划的瞩目,即便“房地产支柱性产业地位即将发生改变”的说法有点夸张,但房地产角色定位的转变成为必然。

  这一当口,房地产业需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进行有序的布局与调整,从转型中开拓新空间。基于此,不少传统地产大鳄将目光投向了“绿色”领域。

  从低碳单车行,到登顶珠峰扫垃圾,再到万科中心,万科如今谈论最多的就是绿色低碳。无独有偶,绿地争取到2011西安世园会首家低碳生活体验馆建设者身份,并在各高中端项目上实践“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绿色理念。而招商地产则提出“将绿色技术向绿色人文扩展、培养人们的绿色生活方式”的主张。另外,万通和保利也为抢占房地产行业低碳发展的制高点,加大绿色建筑研发投入。

  业界在绿色地产领域的集体发力,令朗诗方面感到欣慰。“以前,我们自嘲‘非主流’,毕竟从公司成立之初走的就不是传统房地产道路,也有人评论朗诗是‘万花丛中一点绿’,甚至质疑我们这‘一点绿’的正确性,但我们坚持下来了。”朗诗市场营销部品牌经理袁宁如是说。

  消费者期待最舒适住宅

  事实上,“绿色、低碳”不仅成为业内的共识,也成为消费者对居住环境更深层次的需求。从朗诗联合绿建委、气候组织等机构共同发布的“长三角居民居住环境调查白皮书”中显示,消费者的居住观念已日渐成熟,人居环境在人们购房指标中的重要性明显提高。

  调查显示,84.2%的受访者认为人居环境对健康有相当影响,有超过九成的答卷表示装修房屋时会购买环保建材。另外,有近五成消费者认为现有住房舒适度仅处于中等水平,夏天厨房过热、空气混浊等温度、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影响住房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大家普遍希望改善环境质量,提升舒适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访居民中,90.75%认为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住房节能和环境舒适度的改善很重要,并表示愿意每月为绿色技术多投入数百至数千元不等。当然,不少消费者也有所担心,不知道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增加的成本多长时间能收回。

  对此,朗诗地产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谢远建表示:“朗诗通过运用大量被动式节能技术,大大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在实现舒适室内环境的同时,减少能源运行成本,不出8年就能收回成本。”

  朗诗或成绿色转型样板

  尽管诸开发商已在绿色项目上各有建树,但因面对不成体系的行业环境,消费者尽管对人居环境存在更深的需求,也难对真正的绿色住宅有更清晰的认识。此时,需要矢志于绿色住宅开发的有识之士共同的力量,朗诗的绿色体系或许能成为借鉴的样本。

  据了解,住宅转型需要考察规划设计、开发生产、建造及经营服务四大步骤。朗诗地产打造的“绿色指引”则详细将绿色人居理念融入全流程:前期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梳理,从规划阶段便以节能、舒适为根本;凡是涉及到部件、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家,均要根据国内外标准衡量其绿色环保指标;在建造阶段,朗诗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此外,朗诗还将绿色全面导入业主生活和物业服务中,实现绿色人居的可持续性。

  在做到全流程绿色之后,朗诗能为人居环境带来什么呢?以朗诗目前开发的200多万平低碳产品来看,每年节电达5000万KWoh,节约标准煤12968吨,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二氧化硫2853吨;四季室温保持20~26度,空气相对湿度为30%~70%,而此数据是经联合国测评得出的最舒适居住环境指标。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同行能够用绿色的思维思考我们的建筑。”田明曾这样呼吁。从现在行业趋势、消费者及开发商的努力方向看来,人居环境取代传统的囤地升值,成为住宅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指标已显而易见。

  文/李立夏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