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多方抱谨慎乐观态度 坎昆会议起步“不轻松”

2010年12月02日 15:5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记者采访参加本次会议的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以及该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分享了两位与会者来自前方一线的信息。

  记者:您与各国代表进行了交流。他们对本次会议期待怎样?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代表各持何种立场?

  李雁:对于坎昆会议,无论政府代表还是观察人士的期望值都比较现实,基本认为坎昆会议尚无法达成一个完整的气候协议,但可以、也应该在一些共识比较多的领域,比如建立帮助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气候基金、清洁技术转让、森林保护框架等取得成果,并且为未来达成气候协议做好铺垫。

  虽然很多人抱有谨慎的乐观,但这并不代表这会是一次“轻松、胜利”的大会。各个议题盘根错节,相互掣肘,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可能无法在坎昆得到解决。因此,各方仍需体现充分的灵活性,在次要议题上作出一些妥协,才能确保资金等议题上有实质性收获。目前,各国对何时能最终达成协议意见不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基础四国呼吁在明年的南非会议上完成谈判,发达国家对此态度则相对保守。对于《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后能否延续,目前各方也存有较大分歧。很多专家、学者都希望坎昆会议能对最终法律形式这个重要问题拨开迷雾,有所澄清。

  记者:本次会议气氛如何?与会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小插曲、小花絮?

  李雁:会议第一天,走廊里最大的话题是抱怨墨西哥主办方的后勤安排。可能因为经历了哥本哈根会议而对安全问题特别紧张,加上缺乏经验,墨西哥这次的会议准备感觉比较混乱。因为真正的会场与安检中心之间相隔8公里,跟大部分参会代表居住的坎昆酒店区域也相距遥远,比如从加拿大代表团所在的威斯汀酒店去安检处,相当于从北京的通州区到天安门的距离,造成出行不便。而主办方提供的公共穿梭巴士相当不准时。会议第一天因为是周一,各种社会车辆加上沿途的警察临检,使得路上大为拥堵,许多人花了2个多小时才终于抵达会场。食物、通讯方面也还没有跟上,简直是怨声载道。我碰到好几个非洲代表就忍不住怀念10月份那次在天津召开的准备会议,称赞中国顺畅方便的后勤支持。随着会议逐渐展开,希望情况能够改善。

  记者:会议各方分歧焦点在哪里?在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方面能否有所突破?

  李雁: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是这次会议的焦点。一方面是在哥本哈根发达国家承诺的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2012年前需要兑现,可迄今资金只筹集大约一半;另一方面是长期的气候融资,对于在坎昆能建立一个专门的基金达成共识前景比较乐观,但是这个基金的融资渠道、资金的管理与分配等方面存在争议,发展中国家要求确保这个新建的基金不会是一个空壳,并能尽快开始运转。更为棘手的是,美国将提供资金与发展中国家减排数据透明度挂钩,挑动其他发展中国家向中国施压。这使气候资金能否真正取得突破又加上了一层变数。从第一天的状况来看,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备受各方关注的发展中国家减排透明度问题,有一点松动的迹象。

  记者:据悉,日本代表强硬拒绝就《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对日方这一态度您怎么看?

  杨爱伦:日本拒绝的理由,是《议定书》只覆盖了占27%的全球排放量的国家,而美国和中国都没有在《议定书》下承诺减排目标。在坎昆大会前,日本国内的九大产业联盟对日本政府联合施压,要求其反对在2012年之后延续《京都议定书》。

  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国,如今却坚决地反对《议定书》的延续,日本这种具有破坏性的谈判立场为坎昆大会蒙上了阴影。日本以美国的减排不力做借口,并拿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说事,希望逃避其减排义务,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鉴于气候变化的严峻性,每个国家都应该积极行动,任何把美国当作借口的行为只能让气候谈判进入恶性循环。

  日本的国际谈判立场是被其国内短视的产业集团“绑架”了。这些日本企业没能看到全球减排的趋势对于日本先进、高效的节能技术带来的商机,他们的这种做法可能会使日本逐渐丧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日本因为这个事情也获得了会场内NGO评选的“每日化石奖”。这个奖每天颁发给阻碍谈判进程最大的“绊脚石”。

本报记者 张全 驻京记者 洪俊杰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