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户户通电让山西静乐县偏僻山村变了样

2010年12月06日 08:5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杨家沟,晋西北革命老区、国定贫困县静乐一个偏僻的小山村。2006年国庆前夕该村合闸通电,标志着山西省无电村最多的静乐县“户户通电”工程提前两月竣工。“户户通电”阳光的普照,给贫困的杨家沟注入了生机,4年间这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沿着蜿蜒的“村村通”公路进入几面环山的杨家沟,湛蓝的天空点缀着几朵白云,树木、庄稼黄绿褐相间,呈现出一片醉人的秋色。山坡上,人们忙着刨山药、割糜谷,一派丰收景象。

  而这种热闹的农忙景象前所未有。提起没通电时的情形,山西省静乐县杨家沟村委会主任牛兔生眼眶湿漉漉的:“由于村里没有电,信息不通,再加上交通不便,村民基本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办法,村民们一家家纷纷迁出村子,远走他乡,男人去打工,女人嫁外头,四五百口人的村子,只剩下了二三十户,常住人口只有几十人,而且都是老弱病残。通电后,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又纷纷迁回来,现在常住人口又增长到50多户。”电让村民有了安居乐业的打算,好几户人家都盖了新房,从祖祖辈辈居住的旧窑洞中搬了出来。

  事实上,连牛兔生本人也是多年外出谋生,通电后才回村定居的。“故土难离呀,谁愿意在外面讨生活,实在是村里条件太差逼的。”20年间,他跟着“道情”戏班子走南闯北、做小买卖,又在外娶了媳妇,但是始终觉得根在杨家沟,赶上村里“户户通电”,于是顺理成章携妻带子回村定居。

  没电的日子太心酸,所以通电时的欢庆场景成为杨家沟人永生难忘的记忆。那天,全村老少一片欢腾,锣鼓响起来,鞭炮放起来,人们说着笑着,整夜都兴奋得睡不着觉。为了亲眼看到通电的一瞬间,在外打工的阎亮清专程从太原赶回家乡。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杨开珍特意写了一副对联,上联“用电感谢共产党”,下联“幸福不忘电力人”,横批“户户通电”,表达了全村老少对党和政府、对电力人的感激之情。

  牛兔生的柜底珍藏着一个国家电网公司的文件袋,里面是2006年12月他作为全国数以百万计户户通电工程受益者代表前往首都参加全国户户通电工程先进表彰暨攻坚动员大会时的发言稿。在这个题为《户户通电情,党心连民心》的发言中,这样描述电给村人带来的喜悦:“电灯亮了,亮在我们的心窝里;电磨响了,乐在我们的心坎上;电视开了,我们第一次从这个奇妙的东西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第一次直接聆听到了党和政府的声音……”著名作家赵瑜、柴然的长篇报告文学《开眼——国家电网户户通电工程记》专门有一节摘录了牛兔生的发言。

  牛兔生媳妇是交城人,以前回婆家探亲时最受不了的就是没电:“山里的生活太苦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一到晚上黑灯瞎火,人们闷得心慌、闲得无聊,只好早早吹灯睡觉,日子过得真叫个慢。现在有了电,生活条件好多了。”绕村走一圈,家家户户院里都有一个卫星接收器,电视已经成为村民不可缺少的伙伴。还有电鼓风机也是村里每户人家必备,原来用的手拉风箱早就淘汰当柴火烧了。年轻一点的都添置了洗衣机、电磁灶、电饭锅等电器,有的人家炕上还摆了电暖器,村民解释,“山里冬天太冷了,烧上炉子都不顶事儿,睡觉前插一会儿电暖器可管用了。”

  通电后,摆在牛兔生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中央电视台7套播放的《农广天地》、《致富经》成了他必看的栏目。但是村里底子太薄了,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大家都信心不足。牛兔生只好自己先干起来,村里会唱“道情”的人不少,他就组织十几个人成立了戏班子拉出去唱戏,从春唱到秋,一人也能挣个万八千。村里每家房前屋后空地不少,搞点养殖条件还算便利,他盖了五间猪舍,接上了电,买了一台小电磨,就搞起了养猪。从少到多,至今已经发展到母猪6头、存栏猪100多头,不仅可增加年收入两三万元,还吸收了村里两个劳力。又是种地、又是养猪、又是唱戏,勤奋的牛兔生夫妇不仅满足了子女上学所需花费,也有了些积蓄,去年他买了一辆农用车用来运送饲料、粮食,最近他又盖起了新房,不久后他就要从3眼破旧的土窑洞中搬到4大间新崭崭的砖混房中了。

  在他的示范下,村里一些人家也开始搞起了养殖业,有养牛的、养驴的,购置了电铡草机,冬天喂草方便得很。新的村委会、党员活动室正在建设中,牛兔生打算将活动室好好利用起来。

  也许是架电时电力职工起早贪黑、酷暑奋战,仅14天就完工送电的工作劲头感染了杨家沟人;也许是供电所职工周到服务、细心检修维护、确保村民安全用电的工作作风感动了杨家沟人。总之,提起供电公司、提起电力人,杨家沟人人称赞;提起管片电工建忠,大家也都竖起大拇指,“小伙子不错,有时断了保险丝灯不亮,打个电话很快就来了,用电的事一点也不用发愁。”杨家沟村属于武家庄供电所管辖范围。电费采用走收方式,每月固定的两天由管片电工挨家挨户上门收。不管是春耕还是秋收,村民们再忙都记得留人交电费。停电次数也不多,遇上检修供电所都提前告知。大家笑称:“现在没电日子就没法过了!”

  听说笔者是在电力部门工作,兔生媳妇悄悄做下了油炸糕,老乡们在地里烧好了现刨的山药蛋,热情地挽留我们,让我们一同分享他们的新生活。

  文/吴素青高岸柳边武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