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首个水资源战略规划出炉:节水与GDP直接挂钩

2010年12月10日 08: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属于水资源相对紧张的国家,如何合理用水,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首个《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下称《规划》)出炉。国务院近日批复国内第一个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 DP)用水量较2008年降低50%左右,然后在此基础上到2030年再降40%的中长期目标。

  新规划同时提出要逐步建立水权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还将加快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适时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逐步构建全国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有效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规划》被视为国内推动节能减排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元G DP用水量确定

  国内第一个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浮出水面。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将万元G D P的单位水耗,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单位水耗分别降至12立方米/千元和6.5立方米/千元,比08年降低约50%;至2030年,再比2020年降低40%;农田灌溉系数方面,至2020年提高至0.55,至2030年提高至0.60(2009年的水平大约是0.48)。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讲演》猜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47%的人口栖身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中国是否也属于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

  记者从国家水利部新闻办公室了解到,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出台前,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开展的《全国地下水与环境综合评价》(即“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项目,重新评价了全国32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两个行政区,2000多个县(市)的地下水天然资源、可开采资源,系统评价了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最新结果是: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923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37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其中,山区为6561亿立方米,平原为2276亿立方米。

  而《规划》预测,2030年全国经济社会需水总量为719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0.5%以内;到2030年全国多年平均总供水量可达7113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5%,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紧平衡。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告诉南都记者,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中国也不例外,水资源的综合规划,是国内推动节能减排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推动水资源节能减排计划,新规划提出开源节流。分别提出要逐步建立水权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对水资源节能减排计划亦作了详细的阐述。

  胡四一表示,首先,《规划》明确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成果,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全国、各流域、各省区、各市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建立流域和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据,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此外,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从国家层面看,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从区域层面看,继续搞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珠江压咸补淡等调水,加快吉林中部供水、甘肃引洮、青海引大入湟、陕西引汉济渭等工程建设。

  对此,国信证券发布最新的报告认为,水利在保障农产品按照既定目标增产,特别是保持农产品产量稳定上是最重要的,也将是力度最大的。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水利投资将实现翻倍增长,2011年达到4000亿~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且该项投资政策支持将长期延续,十年内总投资有望达到数万亿的规模。

  南都记者 龙金光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