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煤炭科学产能:许一个良性增长的未来

2010年12月20日 09:37 来源:科学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个“千年寒冬”的气候传言,搅动了中国的能源市场,煤炭首当其冲。为了度过这个寒冬,从南到北,发电企业四处寻找低价煤。(《南方周末》,11月18日)

  事实上,今年冬季并不缺煤,但是在调控政策、气候传说、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煤荒”这头狼又来了。

  脆弱与坚韧,空前对立的两个名词,却奇迹般地集于煤炭一身。

  矿难频仍,煤荒时现,运力告急,环境告急,人们总是能看到作为中国能源主力的煤炭,竟然如此脆弱,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然而,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尽管代价不菲,却是煤炭顽强地支撑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

  2000年~2009年,我国煤炭生产以年均8.2%的速度增长。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0.5亿吨,占一次能源比重的77.2%,同时,另一组数据也说明了这种经济严重倚重煤炭的代价:2009年全国煤矿生产事故死亡2631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86,是美国的近10倍。这样的数字让多少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为之嗟之叹之却又无可奈何。

  如果说,中国煤炭根深蒂固的矛盾是需要不断在发展中求解的难题,那么,是时候开始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了。毕竟,这样的矛盾并非注定持续下去而不被反思与改变,在举国上下反思和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时,我们必须直面中国煤炭的问题。

  困扰中国煤炭乃至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是,如果要满足预测中2030年高达45亿~46亿吨标准煤的能源需求,按照既有的煤炭工业生产方式发展下去,还要死多少人?污染多少大气、水和土壤?显然,如果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式不作出改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定将会是一句空话。

  值得庆幸地是,作为国家工程科技最高智库的中国工程院最近提出了“煤炭科学产能”的新概念。所谓的“科学产能”,是指在具有保证持续发展储量的前提下,用科学、安全和环境友好的方法将煤炭资源最大限度采出的年度生产能力,要求资源、人、科学技术和装备四者都到位。

  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咨询研究课题组的研究通过对资源储量、安全高效、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约束条件下的产能分析,建议适宜我国2030年~2050年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产能规模不宜超过30亿吨。

  或有质疑认为,在小煤矿占全国煤炭供应40%的情况下,国家为提高煤矿安全性所进行的产能整合,会导致煤炭供应剧减,如遇恶劣气候等因素,煤荒尚且难以避免,谈何科学产能的实现?

  但是从全局和长远来看,这是实现煤炭科学、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中国工程院的评价认为,我国现有煤炭产量仅有1/3符合科学产能标准,1/3通过技改和投入能达到科学产能标准,而剩下1/3由于地质条件、技术等限制根本无法实现科学产能标准,应逐步予以淘汰。

  当然,面对2030年仍将持续增长的中国能源需求,在科学产能约束下的煤炭供给留下的总能增量的缺口,需要水电、核能等等其他洁净新能源有效填补。中国工程院对中长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预测表明,如果走安全、高效、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煤炭在我国总能耗中的比重应该也可能逐步下降,2050年有望减至40%(甚至35%)以下,其战略地位将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

  这样的比例,才是中国经济良性增长的光明未来。李晓明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