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低碳产业怎样摆脱“成长的烦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南京低碳产业怎样摆脱“成长的烦恼”?
2009年12月22日 11:32 来源: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个双休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带着一份“没有约束力的协议”无奈落幕,但是,对于低碳产业的发展,人们仍然保持着热烈的期待。

  在南京,有一批企业正在新能源汽车、LED、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方面积蓄力量,按照南京新兴产业的初步规划,围绕低碳商机,希望在未来5年打造一个千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眼下,南京的低碳产业怎样摆脱“成长的烦恼”,快速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

  A新能源汽车已量产,但不具规模

  个案:从外表上看,依维柯宝迪电动车与依维柯其他燃油驱动的车辆并无明显差异。它是首批可以享受财政部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零排放方案下的指定用车。今年4月份,10辆宝迪电动车交付国家电网天津电业局,这是南京第一批商业化的电动汽车。

  在南京依维柯销售公司总经理傅利国看来,“宝迪”代表着未来。他相信,进入产业化后,其销售比例会逐步提高。

  现状:除了南京依维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爵混合动力汽车已在研发中,计划到2011年形成年产4.5万辆的能力。南汽专用车计划形成2000辆产能。南京嘉远计划形成年产2万套锂电池驱动系统的能力。

  本月举行的中国南京政府采购产品展览会上,江苏率先将混合动力汽车列入政府采购范围。这为新能源车的发展鼓了一把劲。

  思考:新能源汽车被业界视为产业的未来,已经率先突破的南京,在产业规模上并不乐观。上海汽车将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点放在了上海嘉定和河北的曹妃甸,计划产出以千亿元计;北京、天津都已规划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与其相比,南京的规模尚不成气候。

  B风电产业大举抢市场,低端市场已现产能过剩

  个案:今年,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的第一个风机成套出口项目有了新进展。位于江宁滨江开发区的南京苏耐格风力发电设备厂的两台10千瓦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在巴基斯坦正式并网发电,另有4台650千瓦机组也进入安装的最后阶段。

  苏耐格是第一个在能源紧缺的巴基斯坦安装风电机组的“外企”。它拿到的不是个小单子,而是每小时300兆瓦的风能发电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为每小时50兆瓦。300兆瓦是什么概念?目前,我省经国家发改委核定的风电厂装机总容量才每小时100多兆瓦。

  现状:我市风电装备产业链已比较完善,除了机舱和主轴外,桨叶、齿轮箱、发电机、塔架、基座、控制系统、偏航系统等主要部件在宁都有厂家,南高齿、14所等企业都是行业中的“单打冠军”。全市风电装备协会的重点会员单位已达32家。

  思考: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中,风力发电的技术最成熟,过去20年里风力发电成本下降了80%,成为发电成本最接近火电的新能源。但是近几年,全国大量企业介入风电产业,低端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出现,国家相关部门为此已发出警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