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油价不调自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专家:油价不调自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
2009年12月23日 11:15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5月份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的文字表述,其中的“22个工作日”指的似乎是计算国际油价调整幅度是否达到4%的周期时长,而不一定是指发改委调整国内油价的间隔时间。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张天蔚作如下点评。

  张天蔚:我们来关注一下多地油价不调自降,所谓不调自降是说在两大石油巨头批发价格没有出现变动情况下,国家的调价机制也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各地加油站自己开始降价促销了。这个消息我觉得能说明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实际上现在成品油的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有效需求不是那么的充分,所以有些加油站需要进行价格促销。

  但是我们看到背后也有一个值得观察的问题,一个是降价最多的还是民营加油站,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所属的加油站相对降价比较少,也就证明这些民营加油站的竞争意识更强一些。另外,目前所说的调价是指所谓最高限价,在最高限价之下,各加油站之间是可以利用价格来竞争的,我们也注意到另外一个消息,目前来说,规定的零售最高限价和两大巨头批发出来的价格之间,据我了解应该有每吨800到900元的批零差价,有相应的规定,批发和零售之间至少要保持400的差价,也就是说加油站每吨有500块钱左右的自由调配空间,算下来大概每升油有3毛6的调价空间。现在我们看到各个加油站所谓的降价竞争基本上都在这个幅度,3毛多的幅度,它把空间用足了。

  我们注意到一点,两大巨头提供的批发价是有保障的,而加油站只能压缩自己的运营空间进行竞争,所以从目前来看,好像是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从长远来看,如果真的形成一个自主的利用供求关系进行成品油价格调整,可能两大石油巨头直接的批发价就需要走出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非常机械的联动,就是你那边涨多少我这边就一定涨多少,他们反正旱涝保收,然后就把所有的竞争的压力都转嫁给加油站,我觉得这个从长远来说未必就是合理的方式。

  另外还有新闻里反复提到,是不是要缩短调价的时间段,我觉得可能确实有这个必要,22个工作日,算下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显然不是以月计算的,如何真正让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实现比较密切的联动,这个周期显然是过长的。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